高蓬镇东牛村年过八旬的老党员王占敖,虽离乡62载却始终心系桑梓。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使命,用深情回馈、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与感恩。
62年来,王占敖对家乡的牵挂从未淡去。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根在东牛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时常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这份牵挂,不只停留在心底,更转化为一次次具体的行动。每逢回乡,王占敖就跟着村干部看望慰问村内困难老人,与他们拉家常、问冷暖。他的关心,像春日里的暖阳,焐热了乡亲们的心。
除了对乡亲们的日常关怀,当家乡发展需要助力时,王占敖更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几年前,得知家乡建设需要支持时,王占敖没半分犹豫,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10万元钱拿了出来。“乡村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孩子们就是东牛村的未来。”他坚持把部分款项用在改善村内的教学条件上,为学生们定制了统一的校服,看着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在校园里奔跑欢笑,老人的脸上泛起充满爱意的笑容。
在王占敖心里,始终装着另一群人—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英雄不能被忘记,他们的故事得一代代传下去。”他特意叮嘱,用部分捐款为牺牲的革命战士修建烈士纪念碑,并搜集整理烈士们的英勇感人事迹,让子孙后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把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巍峨耸立,每逢节假日或重要纪念日,孩子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纪念碑前,聆听烈士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王占敖的这份付出,不仅让家乡多了一处铭记历史的地标,更在无形中滋养着每一名东牛村人的心灵。
王占敖对家乡的赤诚,从未因岁月流转而褪色。今年“五一”假期,王占敖又带着一笔捐款回到了东牛村,想再为家乡建设添把力。“村里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村集体收入年年增加,真不能再让您破费了!”东牛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朝握着他的手说。
捐款虽被婉拒,但王占敖想为家乡出力的想法并未消减。当听说村里要修建村史馆时,他立刻找到新的发力点,当即忙活开了。他主动给村干部提供村内的历史故事等素材,助力村史馆更全面地展现东牛村的发展变迁,让后辈们能更真切地了解家乡的过往,传承乡土文化根脉。
离家离乡不离党,隔山隔水不隔心。王占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使命,始终为家乡、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