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亭镇,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党员干部,她将全部热忱倾注于乡村发展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东亭镇党委副书记张琳。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牵动着亿万家庭,关乎百姓福祉。多年来,张琳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因地制宜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指数。
走进东亭镇黄家营社区互助养老幸福院,文体活动室、休息室、厨房、餐厅等服务设施完善,环境温馨舒适。张琳和志愿者们将一张张桌子摆放整齐,铺上干净的桌布,美味的大锅菜、热腾腾的饺子和香甜的水果被端上桌,老人们围坐一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场其乐融融。
“吾老吾幼日”组织各村党员、志愿者开展义剪、义诊、观影、游园、最美微笑打卡等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对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零工市场,依托养老互助幸福院设立“奶奶工坊”,助力老年人从“被动赡养”转向“主动创收”;加强交流协作,与市三院携手推进“心语心愿赋能成长”项目,通过每季度开展心理辅导、趣味游戏等活动,关注镇域困境儿童的身心健康……多年来,张琳以实际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深厚情怀,用心用情守护“朝夕美好”。
“能把关爱传递给老人和孩子,看着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笑容,我觉得每天的工作特别充实、有意义。”张琳表示,将继续从细微入手出真招,以“小切口”推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撑起少年儿童的美好明天。
在做好“一老一小”等民生保障工作的同时,张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以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初心,在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深耕细作。
基层党员干部是政策落地的“执行者”、乡村发展的“主心骨”。去年以来,东亭镇积极与万纪农业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对接洽谈,力争打造华北地区最大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为给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推动东亭镇渔业产业发展,2025年东亭镇积极为万纪农业科技(河北)有限公司争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项目支持。
在此过程中,张琳主动做好“上下对接、横向沟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相关事宜,为项目顺利推进筑牢基础,以务实行动助力产业发展。“在项目审批和建设过程中,张书记积极帮我们对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了很多问题。”万纪农业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负责人谷同国说。
在特色农业领域,她带头深挖各村资源禀赋,推动东亭村深耕桑蚕文化,支持东庞村做强普罗旺斯西红柿、黄家营村做优葡萄产业、西堤阳村打响西瓜品牌、翟城村培育羊肚菌、陈村营村壮大中药材产业等,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农产品销售是关系农户增收的关键,张琳以党员先锋之责,架起农产品产销“连心桥”。“我们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口感软糯,汁水丰富,吃起来酸甜可口……”在“亭好时光”抖音直播间,张琳化身“带货主播”,通过“直播+助农”活动,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吸引了众多京津游客慕名而来。
为了打通产销链路、助力农户致富,张琳从品牌打造、模式创新、渠道拓展三方面发力,推动镇域农产品“卖得好、走得远”。如今,麒麟西瓜、桑叶手工面、桑葚醋等添加“东亭丰味”标识,成为热销产品。“亭好时光”在抖音平台进行直播,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文旅消费新闭环。
如今,村民们说起张琳,纷纷竖起大拇指,“她为人亲切,踏实肯干,办法还多,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深得村民信任,让张琳感到肩负的责任更重了。“我想踏踏实实为百姓干点事。”张琳在工作笔记里这样写道。
村庄怎么发展,村民如何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怎么干,增加“一老一小”幸福感,对张琳来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