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鹿庄乡伯堡村村民主动让出宅基地
荒废闲置地“变身”整洁小广场
杂草丛生的低洼宅基地,变成干净整洁的小广场;个人“闲置地”化身村民“公共场所”……大鹿庄乡伯堡村村民主动让出宅基地,以质朴而真挚的实际行动,续写着新时代“六尺巷”精神的崭新篇章。
初秋傍晚,伯堡村新建成的小广场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朝着广场汇聚。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戏,老人们聊着家常,广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有了这个小广场,我们平时休闲娱乐也有了好去处,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村民薛莲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就在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荒草丛生、地势低洼,是一块临街的闲置宅基地。“这块宅基地约300平方米,是村民范建恒家的旧宅基。”伯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京强说,由于长期闲置,宅基地荒废已久,与周围村庄环境格格不入。
变化始于村“两委”干部的一次上门走访和村民范建恒的一句“我同意”。“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这处临街的旧宅基荒废已久,就想着把它利用起来,给村民增加一处休闲娱乐的地方。”赵京强说。
在得知村干部的来意后,范建恒没有丝毫犹豫,欣然答应。“这块宅基地目前我也用不到。村里规划的很好,这是在为老百姓们办好事,我肯定积极配合。”范建恒说。
清理垃圾、铲除杂草、平整土地、硬化地面……7月9日,机械正式进场施工。历时一个多月,昔日杂草丛生的旧宅基就彻底变成了平坦宽阔的小广场。
“我们计划明年开春的时候,在广场四周种上玉兰、石榴树。”赵京强说,到时候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村民居住环境将更加优美宜居。
小广场的建成,是“六尺巷精神”的践行,也是基层治理效能的具体体现。在伯堡村,像范建恒这样主动让出宅基的并非孤例。2023年,村民宋明主动改造自家约500平方米的闲置宅基地。他不仅完成了地面硬化,还自掏腰包10万余元,为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将其打造为一处功能齐全的健身场所。
一桩是“欣然同意”,一桩是“主动改造”,形式虽然不同,但背后折射出的是他们的爱心与奉献,以及造福桑梓的公益之心。如今,这些小广场,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成了凝聚人心、促进邻里和谐的纽带。茶余饭后,村民们便聚集于此,或散步,或健身,或下棋聊天,其乐融融。
“美丽乡村建设,改变的不仅是外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大家思想观念的改变。”赵京强说,近年来,村民们主动参与村庄建设,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