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日报讯(记者张玉凤、通讯员赵磊)为持续改善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白洋淀水环境安全屏障,日前,我市制定并印发《2025年白洋淀上游流域(定州)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明确年度水环境治理目标与实施路径,部署全域水生态治理提升行动。
《工作要点》锚定确保唐河西新庄国考断面水质,以及孟良河西柴里村东桥、沙河灌渠五女集两个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水质刚性目标。统筹部署了涵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风险防控等多领域的八大年度重点任务,明确多维度治理措施,压实各责任单位工作责任,凝聚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强大合力,守护水清岸绿。
深化城镇与工业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与改造,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保障稳定达标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7%以上。全面实施新建管网雨污分流,开展既有管网分流改造“回头看”,健全城市面源污染防控体系,充分发挥8万立方米初期雨水截污导排工程作用。严格环境准入,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引导企业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加强设施运维。深化工业园区管理,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推动企业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和循环利用。强化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范处置工业固废,确保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持续保持100%。
农业农村污染精准管控。全覆盖巡查农村坑塘沟渠,对新增2000平方米以上黑臭水体“零容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与厕所革命协同推进。农业面源治理聚焦绿色转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稳定在91%以上)和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绿色防控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1%以上。严格管控河流沿岸1公里范围内畜禽养殖,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90%。
河道生态焕新筑牢屏障。“河长制”责任进一步压实,河道“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常态化推进,并探索建立市场化河道清理保洁长效机制。入河排污口将完成全面排查整治,建立信息化动态名录库和高效监管体系,严厉打击非法排污。同步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强化汛期污染强度监测与“雨前研判、雨中管控、雨后评估”的精细化机制,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保障水环境安全。
活水开源保障节水增效。科学优化生态补水,首次明确充分利用定州市中诚水务有限公司、葛洲坝水务(定州)有限公司、定州天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三大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和雨洪水资源。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畅通输水通道。发展节水农业,推广高效灌溉与耐旱作物。严控高耗水项目,推广节水技术,对有条件使用再生水但未有效利用的园区,严格限制新增取水。城市领域着力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显著提升再生水利用率至60%以上,并落实差别化水价政策。
绿色动能激发价值实现。积极探索“生态+”产业、生态产品开发经营等方式。依托苗木花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林业+文化”“林业+旅游”、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态产品增值溢价,推动农文旅体融合。
为确保工作落地见效,定州市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细化任务分工,强化常态化监测评价与严格执法。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联合执法与应急响应。重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对落实不力的责任单位及个人严肃约谈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