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文化飘香满古城

时间:2018-11-23 09:39:33  来源:  作者:

改革开放40年文化发展综述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定州,这座历经2600年沉浮的历史名城,文化发展的脚步一直在前行。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着力繁荣文化精品创作,持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事业和产业迎来了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文化花开满园春。40年来,朝气蓬勃的文化发展让更多的百姓得到文化滋养,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加码”,营造出直抵内心的幸福感。
       文化服务覆盖城乡
    “二、三十年前,只有过年过节,村里才能有个文艺演出,那时候几乎全村出动,男女老少都拿着小板凳去凑热闹。”在北城区西里元舞蹈队队长王丽看来,跟她小时候相比,现在村里的文化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几年,政府对群众文化工作非常重视,村里成立了舞蹈队,还经常组织各舞蹈队集中培训,定期派专业老师下乡指导。我们的舞蹈队也在不断进步,农闲时除了排练,还经常到各地参加比赛,大伙儿的精气神儿可高了。”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构建覆盖市、乡、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大幅提高。
       仅2012年至2017年,全市就建设文化广场120个、农家书屋486家,村级文化活动室486个,农村文艺队伍500余支。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剧场、影剧院4个,图书馆1座,博物馆1座,文化站28座,建成13个文化共享工程专题资源“进村入户”服务点。完善的文化设施,让广大群众走出自家的小屋子,走上了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我市还进一步丰富“彩色周末”“书香定州”全民阅读、戏曲票友大赛、社区广场舞大赛、农村文艺汇演等活动内容,开展文化活动进农村、进学校、进集市、进机关、进社区、进商场“六进”活动,全面实施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等活动,启动“流动图书馆”等“流动文化服务”,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为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我市每年还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戏曲晚会、元宵晚会、民间花会展演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大型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文化的无限魅力。
       文化创作百花齐放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40年来,一代一代文化人前赴后继,为定州文化热土播种、耕耘、收获。
       我市不断挖掘优秀地域文化,精品佳作频出。秧歌戏《安安送米》《一碗原汤面》,分别获省级非遗秧歌扶持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奖励,小品《美女与画家》获得第十一届“燕赵群星奖”、首届京津冀曲艺邀请赛一等奖;相声《卖驴》获得第十一届“燕赵群星奖”,并参加2014年《我要上春晚》栏目;京胡独奏《夜深沉》获京津冀民族乐器邀请赛金奖,微电影《别拿公公不当爹》在首届国际关怀生命微电影节荣获最佳摄影奖。
       我市是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目前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项,包括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文学、传统民俗等八大类,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1项、市级项目22项。
       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市制定出台了《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科学引导非遗企业,推进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丰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目前,孟家庄苗欣织绣厂被命名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定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北金牛原大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被命名为河北省医药产业基地、河北省文教宣传基地;微型缂丝机获得国家专利,缂丝茶盏、缂丝腰带、缂丝手包、文玩核桃多次亮相国家、省级文创博览会。
       文化产业扬帆起航
       改革开放40年实践证明,文化也是一种软实力、竞争力。40年来,我市立足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一手抓传统文化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文化业态培育,文化产业实现新突破。
上世纪90年代,我市的文化市场上仅有文化馆、新华书店、影院、博物馆等25家文化主体单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张,各种形式的文化市场主体开始涌现,到1998年,数量增加到100家,2007年达到了213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企业680余家。
       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2017年,我市出台《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年设立专项资
金600万元,通过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项目,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升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定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是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河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级文保单位9处。为了使这些“国宝”的轮廓从杂乱民居中凸显出来,获得应有的“尊严”,我市在文物古迹相对集中的老城区,启动实施了古城恢复项
目,将开元寺塔、贡院、晏阳初旧居、文庙、南城门等周边文物景点整体开发,以彰显古城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我市还着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把在经济领域发展的成功经验移植到文化产业,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扶持、培育一批辐射力强的文化产业大项目,挖掘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投资约4.5亿元建设孔园,已经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和景观苗木的栽植工作,将建成具有鲜明主题文化特色的
现代农业休闲园;投资90亿元建设天下白·文化旅游田园综合体项目,核心区占地3300亩,辐射产业带动周边10000亩区域,将打造集展示教育、生产研发、体验休闲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天下白古城。
       此外,文创空间、文化旅游、书城书吧、网咖茶吧、古玩文玩等新业态、创意项目蓬勃兴起,我市文化产业结构呈现出体系不断完善、业态日益丰富、动力持续加强、市场有效拓展、主体更加多元的良好态势。记者严丽莎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