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财政局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以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目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道德讲堂、文体活动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优质文明服务,促进了全市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抓机制,文明创建成常态
市财政局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抓落实,各股室协同配合的创建机制,形成了“抓日常,日常抓”的工作格局。坚持把巩固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财政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
积极完善文明创建各项相关制度,将《财政工作作风五个理念》、各科室职能、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婚丧事宜“七不准”、卫生管理制度等上墙公布,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文明创建意识。设立活动公开栏、党务政务公开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规范互联网和财政局域网,建立财政业务微信群、财政干部职工微信群,进一步加强“指尖文明单位”创建。
通过编印宣传资料、制定准则守则、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文明单位创建相关知识,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强素质,内外兼修树形象
市财政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凝魂聚魄、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该局坚持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扬民主,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时时处处维护班子团结统一。
健全完善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座谈交流、观看教育片、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各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新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局干部职工头脑,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宗旨意识。同时,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财政队伍建设各个环节,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断增强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自觉性。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推行绩效预算、“营改增”、国库支付电子化改革、水资源税改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对降低行政成本,遏制腐败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对农业资金的动态监管,简化办事程序,落实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效能。
重服务,打造优质软环境
市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省“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安排部署,坚持文明创建和财政业务齐头并进,积极打造服务型机关。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实现财政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梳理财政资金拨付监管、政府采购等涉及服务的办理环节,动态调整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务服务事项清单,切实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公开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方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创新服务手段,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智慧机关,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倡导文明服务,明确基本文明用语、办公文明用语、接听电话文明用语和文明服务禁语。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群众做到“一办到底”。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布财政部门服务承诺,设置意见箱,公开办事程序和举报电话。强化廉政建设,定期开展反腐倡廉专题教育,打造班子团结、办事公道、服务高效、作风清廉干部队伍。记者张晓红
抓机制,文明创建成常态
市财政局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抓落实,各股室协同配合的创建机制,形成了“抓日常,日常抓”的工作格局。坚持把巩固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财政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
积极完善文明创建各项相关制度,将《财政工作作风五个理念》、各科室职能、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婚丧事宜“七不准”、卫生管理制度等上墙公布,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文明创建意识。设立活动公开栏、党务政务公开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规范互联网和财政局域网,建立财政业务微信群、财政干部职工微信群,进一步加强“指尖文明单位”创建。
通过编印宣传资料、制定准则守则、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文明单位创建相关知识,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强素质,内外兼修树形象
市财政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凝魂聚魄、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该局坚持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扬民主,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时时处处维护班子团结统一。
健全完善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座谈交流、观看教育片、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各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新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局干部职工头脑,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宗旨意识。同时,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财政队伍建设各个环节,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断增强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自觉性。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推行绩效预算、“营改增”、国库支付电子化改革、水资源税改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对降低行政成本,遏制腐败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对农业资金的动态监管,简化办事程序,落实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效能。
重服务,打造优质软环境
市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省“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安排部署,坚持文明创建和财政业务齐头并进,积极打造服务型机关。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实现财政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梳理财政资金拨付监管、政府采购等涉及服务的办理环节,动态调整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务服务事项清单,切实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公开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方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创新服务手段,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智慧机关,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倡导文明服务,明确基本文明用语、办公文明用语、接听电话文明用语和文明服务禁语。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群众做到“一办到底”。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布财政部门服务承诺,设置意见箱,公开办事程序和举报电话。强化廉政建设,定期开展反腐倡廉专题教育,打造班子团结、办事公道、服务高效、作风清廉干部队伍。记者张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