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市教育局:精准扶贫播种希望

时间:2018-09-20 09:31:14  来源:  作者:

市教育局:精准扶贫播种希望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强教。今年以来,市教育局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切实把教育行业扶贫工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教育资助政策,让每个学生、每名家长知晓
       实验中学贫困生赵新英是邢邑镇南木楼村人,父亲赵小锁,现年72岁,2017年患半身不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母亲李丽珍,现年60岁,患有精神疾病。
       生活拮据,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让赵新英和弟弟的求学之路充满了坎坷。2016年秋季,赵新英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并享受“三免一助”政策,免除学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还可以享受最高档次国家助学金。在这期间,他还享受了“滋蕙计划”、校内资助等政策。
    “我最大的幸运是我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社会大家庭让我享受到更多的爱,我要加倍努力学习,今后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赵新英说。
       在我市,像赵新英这样的贫困生都享受到了相关的资助政策。为了让全市的贫困生都能顺利入学,市教育局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教育资助政策让每个学生、每名家长知晓。除充分利用会议、网络、讲座、刊板等进行常规宣传外,市教育局还向所有中小学(园)所涉及到的建档立卡户家庭,以及涉及到学生资助的非建档立卡户家庭,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6000多份,群众对教育扶贫满意率达95%。同时,向全市教职员工发放扶贫知识测试问卷1万余份,进一步提高了扶贫知识知晓率。
       此外,市教育局还邀请专家对全市各校校长进行扶贫专项培训,再由校长向教师传达;通过家长会、微信群、明白纸对家长进行多形式培训;通过专题会、班会、微信群、明白纸对学生进行培训,确保扶贫政策人人知晓。
       在加大宣传的同时,市教育局明确校(园)长为第一责任人,逐级签订责任状,全系统自上而下形成了健全的扶贫工作体系。“做好教育扶贫的首要前提是让每个学生、每名家长知道有哪些教育资助政策、都是什么标准、怎样才能享受。”市教育局副主任科员齐志甫说。
       建立资助体系,覆盖每个学段、每个贫困生“张龙(化名),最近怎么样,我们来看看你。”近日,定州第二中学老师高杭美带着生活用品来到高蓬镇贫困生张龙(化名)家中。
      今年5月,高杭美走访了高蓬镇20余户贫困学生家庭,张龙家的情况尤其让她触动。张龙幼年丧父,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没有劳动能力。大哥离婚后去了外省,很少与家人联系,年幼的侄子也由奶奶抚养。
      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再加上母亲发病时总是打人,奶奶只好带着孙子跟重孙在村里一处废弃的老房子内居住。见此情景,高杭美立即去镇上买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张龙家中,并嘱咐奶奶多注意身体,同行的老师也送来了衣服和学习用品。
      今年,市教育局创新思路,推行“一对一包联”制度。由教职员工对全市各乡镇(办)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在校学生全部实行“一对一包联”。在受助学生家中显著位置张贴“全家福”和《教育扶贫明白纸》,开展包括心理健康帮扶、生活帮扶、学习指导和家访活动,在保学治辍的基础上形成老师“帮”、家长“促”,家校合一的教育氛围。
       同时,市教育局精准核查底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今年8月,组织25个乡镇(办)中心校工作人员对全市47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摸排,对其中的2163名贫困学生专项造册、建档立卡。
    “我们还重新印制了《新增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情况统计表》《在本市学校(园)就读外县市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情况统计表》《分乡镇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情况统计表》《民办中小学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情况统计表》,进行详细统计,使教育系统扶贫档案资料更加完善、分类更加细致、条目更加清晰、信息更加精准。”市教育局扶贫办主任李进平介绍说。
      今年1—7月,市教育局为472名建档立卡幼儿减免保教费14.16万元,向569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34.59万元,免除450名高中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53.52万元,发放助学金51.55万元,发放大学生新生入学路费及短期生活费13.65万元,400余名学生通过生源地助学贷款审核。
       针对部分在外市县就读建档立卡学生未能享受教育扶贫政策问题,市教育局向489名在外市县就读建档立卡学生家庭全部发放《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告知书》,指导他们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确保教育扶贫政策惠及每名学生。
       发挥职能优势,让扶贫由“输血”变“造血”
    “通过学校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家庭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奶奶能买得起更好的药了,父亲也不用拖着多病的身体每天外出打工了。”曾就读于市职教中心的郭尧天,对学校给予自己的帮助,一直心存感激。
       郭尧天是砖路镇北沿村人,在市职教中心就读后,今年6月20日,被分配到山东阿诺达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学校不仅教给我知识,还推荐我找到工作。现在我一个月底薪2300元,我一定好好干。”郭尧天说道。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市教育局注重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利用各级职业院校资源,开展技术扶贫,让扶贫由“输血”变为“造血”。在做好贫困生救助的同时,依据市场用工需求,积极开展贫困家庭实用技术培训。投资2000万元建成职教中心汽车综合服务基地,引进德国“双元制”KTS汽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行“订单培养”,优先推荐贫困学生就业。同时,对3万多人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了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不仅如此,市教育局还积极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加快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的实施,争取改薄资金1.38亿元,开工项目学校81所,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竣工项目学校76所,竣工面积4.4万平方米。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硬化,64%的义务教育学校通过标准化验收。
       同时,加强薄弱学校师资配备和培训。招聘716名教师补充到农村中小学,组织1万多人次农村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培训;230名教师、校长进行了城乡之间、乡镇之间交流。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小学巩固率99.9%,初中巩固率98.02%。实施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三残”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3%,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记者程文昭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