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躯,微颤的双手正端着饭碗给儿子喂饭……”这是第一次见到谷秋芬时的样子。很难想象,现年70岁、连小学都没毕业的这位普通农家妇女,是如何独自支撑起这个特殊而又温暖家庭的。
谷秋芬住在西城区街道杨庄子社区,与丈夫育有一儿一女。儿子曹少辉患有先天智力障碍,夫妇二人从小就带他到处看病,却一直没有治好,直到现在生活都不能自理,时时事事都需要人照顾。
为了照顾好儿子,谷秋芬操碎了心。“他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吃饭喝水,不知道上厕所,我只得寸步不离地看着他。”谷秋芬说。儿子如今已36岁,多年来,谷秋芬基本没出过家门。儿子智力发育水平低,只认谷秋芬这个当妈的,从不吃别人喂的饭菜。每天早上4点,谷秋芬早早起床,给儿子洗漱,收拾卫生;8点做好饭后,把饭菜一口一口嚼碎,用手一点一点喂给儿子吃。儿子吃饱了,自己才吃,此时饭菜早已凉了。
曹少辉从小体弱多病,特别容易感冒、发烧,因为智力原因,生病了也不会表达。“刚开始不知道他病了不会表达,记得有一次发烧了,也说不出来,就在一边玩。后来我摸他脑袋、脸蛋、身上,烫得不行,才知道发烧了,赶紧带他去看病。”谷秋芬回忆说,“从那以后,我每天晚上抱着他睡时就把手放他身上,这样,他一有什么不舒服,我就能及时发现了。”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听到儿子叫我一声‘妈’。”谷秋芬抱着这个念想,日复一日地照顾着儿子。可口的饭菜、干净的衣物、整洁的房间,处处彰显着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彼此扶持、共同努力,家庭也其乐融融。然而,不幸的事情并未就此止步。2009年,丈夫被确诊为食道癌,一家人四处借钱就医,前后花费30多万元,但最终丈夫还是病逝了。2021年8月,谷秋芬出现头晕、腿部肿痛等症状,到医院检查,被告知是由于过度劳累患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谷秋芬时常全身无力,加上年龄越来越大,照顾儿子显得越来越吃力。
面对生活的困难,谷秋芬没有怨天尤人、自叹自怜,而是面对现实、迎难而上。让谷秋芬感到欣慰的是,女儿曹少伟为了照顾自己和弟弟没有外嫁,和招赘的丈夫一起挑起了这个家庭重担,社区居委会也经常来照看,帮助解决问题。
谈及未来,谷秋芬表示,将克服一切困难,积极面对生活,不抛弃不放弃,尽己所能把儿子照顾好,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平淡而又闪光的生活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