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培育创新业态、深化机制改革、融入“双循环”格局等方面精准发力
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七个方面重点任务,“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对城市发展尤为重要。今年以来,我市立足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在培育创新业态、深化机制改革、融入“双循环”格局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日前,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5个大学生合力研发出高性能纳米晶软磁铁芯,为抑制新能源汽车电磁干扰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年轻、富有活力的学生与创新碰出“火花”绝非偶然。着力研发压电材料,让单晶晶柱成品率超过90%,打破该材料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我市8个项目在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获奖,应急救援、安全生产等贡献科技创新力量……一个个创新成果为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现场。(资料图片)
如何“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
围绕培育创新生态,我市大力开展技改投资倍增行动,组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工艺改造等,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今年以来,推动7806家企业上云,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26家,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3.3%。
“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市工信局信息产业和两化融合科科长王皇说,他们还将在推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G全连接工厂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构建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邢台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坚实的工业基础。如果局限在传统产业赛道上,不仅会带来资源浪费,还容易“画地为牢”。近两年,我市坚定不移抓项目、促投资,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让更多创新业态为城市添动力。

位于市高新区的太行智算中心,108组机柜昼夜运转,计划新增3000P算力,使我市成为冀中南首个5000P市场化智能算力枢纽。依托这一算力底座,我市谋划建设的智算产业园,将构建起算力支撑、数据赋能、产业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
在市经开区,总投资53亿元的中车集团新能源装备基地项目一期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建成后可拉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中船集团氢能源装备基地同步推进,建成后将填补我市在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领域的空白,推动邢台成为“多面选手”。
新河县先牵手5.5亿元的中车智能轮毂项目,后牵线引导中车株洲所将53亿元的新能源装备基地落户市经开区;柏乡县将汉牡丹文化节主会场移至七里河同心岛,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平乡县童车博览园、宁晋县童泰童装专卖店突破区域限制,入驻襄都区京南后海商业街区……
这一系列打破区域壁垒、畅通要素流动的举措,推动城市与县域产业集群更好融合,让创新效能得到提升。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为激活城市活力、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市属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在财政运行、税收征管等7个关键方面实施改革突破。市属开发区全员化身“招商员”,创新推行“管委会+国企”模式,推出“创业大礼包”“云勘验”等暖心服务。其中,市经开区锚定“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目标,建立项目投资联席会议机制,每周下沉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如今,中车氢能、所托瑞安智能驾驶等一批大项目落地开花,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壮大。
在持续深化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我市实施城市更新,为创新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动力支撑,让城市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邢台金融中心。(资料图片)
今年4月,我市发布实施《邢台市城市更新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开展提升城镇居住品质、促进产业创新高效、完善城区服务设施、增添城区蓝绿空间、展现太行泉城风貌等五大城市更新行动。
“我们将以片区式更新作为重要抓手,划定邢州古城更新区域、高铁辐射区·襄湖——会展中心商务更新区域等6个重点更新区域,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市住建局城镇化科科长王红莉说。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业内专家认为,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对稳增长、促循环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创新驱动、要素与产业集聚、扩大与升级消费等,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激发城市潜力,转变发展动力。
前不久,上合国家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开园。园区引入浪潮数字化设备,并规划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建立创新孵化中心等,开园首日吸引来自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50余位客商与我市参展企业进行洽谈合作。
这次与国际市场“面对面”的洽谈合作,有助于我市进一步打通国际循环。我市积极拓展对外合作空间,努力构建联通全球的开放格局。邢台海关对外贸企业开展靶向服务,使其迅速掌握中亚国家贸易法规、通关政策和产品标准,推行预约查验、优先通关等便利化措施,大幅压缩通关时间,让出口产品尽快送达客户手中。
1至6月,我市进出口总值105.8亿元,其中,出口总值97.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医药材及药品出口5.2亿元,增长30.4%,已连续15个月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态势。
在国内循环中,我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构建起高效联动的产业协作体系,为北京、天津等地车企供应蓄电池、变速箱等零部件,形成“研发在京津、制造在邢台”的良性分工格局。
国内协同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我市将加快融入“双循环”格局,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