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日报讯(通讯员张玉廷)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稳步推进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落地见效。自改革推行以来,累计完成114个工程建设项目、176个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的“双盲”评审工作,为各类市场主体构建起公平竞争的交易环境,切实推动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全面推进远程异地评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今年以来,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严格贯彻落实省数政局“一方案三细则”工作要求,在全市依法必招的工程建设项目与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中,全域推进远程异地评审工作,实现交易场所全方位实时监控,完成电子交易系统升级迭代,建成远程异地副场项目实时在线监管机制,完成评标场地标准化改造,从严规范各市场主体交易行为,按时完成跨系统数据对接。自3月24日起,我市正式启动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运行。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项目350个,有效打破地域壁垒,显著降低企业参与交易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不断完善综合监管机制,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
我市围绕“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持续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机制,切实提升监管效能。
明确“事前”监督职责,实现全过程闭环监管。印发《定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5版)》,明确工程建设项目“应进必进、能进则进”要求,将行政监督部门从4家扩充至19家,实现对招标文件审核、评标专家抽取、交易流程管控等全环节监管。通过层层压实监管责任、规范交易操作流程,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落实“事中”监督要求,推行全要素信用监管。推动240家招标代理机构签订“信用+招标投标”承诺书,强化信用承诺约束;建立专项监管台账,在评标区部署高清音视频监控设备,实现过程可查可溯;加强评标专家动态管理,做到“一标一评”评价率100%,精准掌握专家履职情况。通过强化信用约束与过程监管,显著提升交易透明度,助力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
严格“事后”监督重点,开展全方位风险整治。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专项整治行动,对2020-2024年期间的464个项目进行全面核查;核查省数政局推送的137条预警信息,经细致排查未发现违规问题;推进交易平台数据标准化规范工作,提升数据质量与应用效能。通过强化事后监管,有效消除潜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