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卢丽亚)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简办事流程,深化数据共享,推出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升级办事体验,以数据赋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标识格外醒目。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提供项目审批咨询服务,详细解答企业疑问,协助准备相关资料。
提升行政审批质量和效率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通过建设政务服务视频“导办帮办”系统和“云勘验”平台,让群众办事从“反复跑”变为“指尖办”。作为全省首批承诺制改革试点,我市已推动124个项目实现“承诺即开工”。创新推行用地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盘活315亩闲置用地。开展“领办代办”“上门审批”服务,实现涉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堵点难点零障碍帮办。以“一张表单”“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实现市政报装服务一键优化,减少环节20项,减少审批资料23项。2024年,首批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落地,今年又将推出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为领办代办员,我已经为20余家企业提供领办代办服务,办理了承诺制审批。”项目代办员张浩说,“以前办理项目审批要跑七八个部门,现在通过承诺制改革,签订承诺书就能开工,工期整整提前了三个月。”
该局以“数字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构建政务服务新生态。组织36个部门开展数据归集攻坚战,归集公共数据超119亿条,培育出智能配煤、智慧牧场等20余个数据应用场景,其中河北盛澳农业智慧农业项目和河北泓杉供水信息化平台项目分获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大赛垂直大模型赛道三等奖和优秀奖。国能定州电厂研发的燃煤机组自主运行模型,开创了国内火电智能化新范式。“数据不再是躺在机房的‘死资源’,而是变成了驱动产业升级的‘新动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俊杰介绍。
该局还及时根据国家、省企业公共信用评价结果开展我市企业公共信用评价,及时将评价结果与各监管部门共享,为开展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奠定基础,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信易批”“信易贷”“信用+承诺”等应用,并探索推出“信用+视频勘验”等应用场景;深入落实“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组织召开企业信用修复培训会,为企业增信赋能;持续深入开展“诚信燕赵行”活动,营造全社会守信践诺浓厚氛围。新华财经和信用中国专题报道的“信用繁花”经验,正是我市将信用建设融入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
赵俊杰表示,下步工作中,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将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构建智慧政务新体系,持续当好改革的“排头兵”、服务企业的“贴心人”、一心为民的“服务员”,以创优营商环境为牵引,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统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作风纪律能力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