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关于制定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时间:2016-01-28 17:29:49  来源:  作者:



中国共产党定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就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年至2020年),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把握“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增强加快建设新兴区域中心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跨越发展、绿色崛起最关键、最紧要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变化,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在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工作基础上,统筹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1)“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的五年,是定州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特别是省直管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改革创新、苦干实干,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向着新兴区域中心城市目标迈进,实现了由市管向省管的跨越;克服了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实现了从低端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双提升的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实现“双过三”,分别达到300亿元、31亿元;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倒逼机制,实现了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跨越;坚持城市建设向设区市看齐,实现了由改造旧城为主向古城、新城、旧城三城同步建设的跨越;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挤进国家政策的盘子,成为新型城镇化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国家级试点,实现了从进入省级发展战略到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跨越;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跨越;把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作为努力方向,实现了由重点保障向兜底保障的跨越;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总抓手、总钥匙,实现了由保稳定向抓发展的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三五”时期我市面临的重大机遇。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大机遇。定州作为京廊保石轴线上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交通优越,有利于接受京津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辐射。二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机遇。这为定州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广阔空间参与竞争、扩大开放、合作共赢提供了难得机遇。三是省直管和国家级改革试点政策机遇。我们通过省直管,减少了行政层级,提高了行政效能,特别是承担了9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为我们破解土地、资金、项目等发展瓶颈提供了重要平台,叠加效应逐步显现,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四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遇,特别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带来动力。
(3)“十三五”时期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未来五年,我市发展面临产业结构不优、经济质量不高、要素瓶颈制约等矛盾和问题;转型升级、治理污染的压力仍然很大,保持发展速度、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力的要求更为迫切;人均水平低、城镇化率低,三产发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服务不优等短板问题,也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影响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进程。
二、“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理念
“十三五”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勇于创新突破、敢于责任担当,就能建成一个政治更加清明、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的新定州。(4)“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一个主题(加快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实施“双百”工程(建设百万以上人口区域中心城市、跻身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做到“两个高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就高不就低),实现“一个翻番”(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再翻一番,分别达到600亿元、60亿元),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中新兴区域中心城市,京廊保石轴线上重要节点城市,北上南下、东出西联重要物流基地,加快打造河北发展新的增长极,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必须坚持创新、转型、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坚持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加快形成适应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必须坚持“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注重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注重追求生产、生态、生活相协调。不仅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而且质量效益大幅提高、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大步跃升。
―――必须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推动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
―――必须坚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以底线思维防控各类风险,未雨绸缪、主动防范,守住发展底线,防控经济风险;守住民生底线,防控社会风险;守住生态底线,防控污染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创新发展上精准发力
坚持把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全面强化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增强自主创新动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
(6)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主动融入石保廊创新示范区建设,找准合作定位,共享创新资源,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环保产业,打造一批引领型和创新型产业,在京津冀创新共同体中抢占一席之地。发挥好定州人民的首创精神,以五大立市企业、四大传统产业为重点,以信息化为引领,以新产品研发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具有定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成立高新技术产业联盟,推动定州向先进制造业强市迈进。
(7)大力推动金融创新。以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增多做优金融主体,加快金融机构划转,组建运营定州农商银行,探索建立“政银保”合作机制,积极发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创新市乡村三级金融服务新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政府性资金投资结构,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强化推进直接融资,支持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大力促进金融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城投集团,加快政府性融资平台、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快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积极探索“助保贷”、“科保贷”、“农保贷”等新模式。
(8)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构建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定州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突出爱才、育才、引才、聚才、用才,聚焦产业发展,引进更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发挥定州教育优势,培养更多本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努力做到推出一个领军人才,带出一个创新创业团队,做强一个企业,形成一个品牌,催生一个产业。
(9)大力实施“双创”行动。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引擎,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配套技术和产品开发,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社区,完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激发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活力。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梯度化发展,强化差异化服务,争取更多小微企业进入全省苗圃、雏鹰、科技小巨人和新三板上市四大工程支持范围,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
四、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转型发展上精准发力
叫响工业强市战略和定州制造,必须打破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强化质量效益导向,把转型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
(10)加快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积极打造产业聚集平台,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以定州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将高新区、双天基地、再生资源基地、正阳基地、沙河园区等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加快园区规划编制,理顺管理体制,规划建设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产业发展“51521”计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精做强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打造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产业集群5个,过20亿元产业集群10个,主营业务收入上百亿元骨干企业5家,纳税超亿元的企业20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100家以上,争创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11)加快优势主导产业裂变。一是汽车产业。完善和延长汽车产业链,在新能源和整车设计开发方向取得新突破,培育以长安、长客为首的百亿元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汽车整车、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汽车商贸四大产业板块,力争汽车整车产量100万辆,销售收入实现500亿元,全力打造中国北方国际汽车城。二是能源产业。加快建设绿色煤电基地,有序发展光伏、生物天然气等新能源发电,推进智能电网建设。谋划实施电厂三期热电联产、华电集团定州热电联产、河北旭阳干熄焦发电、炼焦富余煤气余热发电等项目,进一步巩固能源产业的支柱地位。
(12)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市场消费需求和技术发展前沿,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以大数据为重点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先导产业。以再生资源基地为载体,大力发展环保和循环经济产业,加快推进规模化生物天然气项目建设,在全省布局30个示范项目,争取成为千亿元新兴产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微软定州、国鹰无人机、北斗科技城、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3D打印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
(13)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打造中国体品之都。抢抓北京与张家口共同举办冬奥会机遇,引进和培育行业龙头,大力发展体育器械、健身器械、户外运动休闲装备等,推动体品产业向全产业链、高端制造发展。二是打造北方再生资源基地。不断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引进一批环保产业龙头,加快再生资源基地三四期建设,培育一座产业新城。三是推动机械铸造业崛起。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动企业产品升级,降低能源消耗,走节能环保、转型升级之路。四是加快丝网制针业发展。依托沙河园区和正阳基地,加强设备技术改造,发展精密制造,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五是推动东留春木件加工、砖路铜铸、息冢门窗等产业小区建设,推动更多传统产业集群化发展。
(1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和办法抓农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承接平台。支持蔬菜、畜牧和苗木三大特色农业发展,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培育规模化蔬菜园区、苗木园区、养殖园区10个以上,建成2―3个2万平米以上孵化器或10万平米以上标准化厂房,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逐步实现农业园区全覆盖。按照造链、补链、延长产业链的思路,打造畜牧、苗木、农牧装备制造、高效农业四条完整产业链,加快食品工业园区建设,支持砖路屠宰、息冢蔬菜、东旺禽蛋等行业转型升级,培育以食品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链条。
(1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施古城三期、唐河湿地公园、天山海世界、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等项目,打造京南石北重要旅游目的地。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商贸会展、第三方物流等新型业态,特别是加快物流基地建设,建立保税仓库或保税区,打造华北重要的物流基地。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加快教育医疗、健康养老、家居建材等产业发展,打造辐射周边的区域商贸中心。
五、着力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中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在协调发展上精准发力
按照我市功能定位,着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16)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聚焦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作为,推进与京津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精准推进平台建设,重点抓好完善基础设施、聚集发展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工作,将“一城”(新兴区域中心城市)、“两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成综合性承接主平台。精准促进项目落地,以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为着力点,积极推动京津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机构兴办分支和产业基地,力争每年实施投资10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不少于5个。
(17)加快全域城镇化进程。坚持产城教融合发展,力争2020年建成区达到7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万,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编制全域城镇化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形成“中心城区、城镇组团、农村新型社区、特色保留村”四级城镇发展体系。加快交通网格化发展,推进曲港高速、石津高速、环城高速、城际铁路和107国道、河龙线定州段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提升城乡路网,力争每个乡镇15分钟上高速、进市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市区落户限制条件,消除城乡二元机制,提速农民市民化进程。建设高品质美丽乡村,以“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为目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居环境改善,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
(18)推动“三城”同建。强力推进恢复古城后续工程,修缮、保护和改造历史古街区、古街巷,重现千年古城历史风韵。实施城市北扩东跨战略,建设北部新城和高铁小镇,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容量,建设标志性工程,提升城市品位。成片区、网格化推进旧城改造,完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开展“八城同创”行动,统筹抓好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创建,推动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李亲顾、清风店、开元3个国家重点镇建设,特别是李亲顾镇要圆满完成省级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任务。
(19)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创新宣传教育新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现代传媒提升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和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引导创作独具定州特色的文艺精品,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品质。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展定州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研究,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六、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绿色发展上精准发力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着力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促进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建设“天蓝水碧、地绿山青”的生态宜居城市。
(20)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强化燃煤治理,开展集中供热10年行动计划,集中供热覆盖城乡;开展治理农村面源污染10年行动计划,加快分布式生物天然气项目建设,实现集中供热、供气城乡全覆盖。开展“车油路”综合整治,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电动公交车,加强道路、工地扬尘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完成旭阳焦化旧厂搬迁,新厂区实施综合技改和全封闭整治。到2017年,PM2.5年平均浓度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以下;到2020年,PM2.5年平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以下,比2013年下降40%左右。加强环保网格化管理,推进“智慧环保”建设,为定州发展提供足够环境容量,实现由煤烟型经济向绿色低碳的崛起。
(21)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生态安全空间控制性要求,划定大气、水、生态不同要素的城市格局红线体系,控制城市开发强度,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空间。全力抓好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加快城市整体绿化、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强化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持续推进“绿色定州”攻坚,着力提升廊道和街道绿化水平,建设郊野公园和环城环村林带,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启动实施“两河”治理工程,打造两条横贯东西绿色生态景观带。
七、着力构建改革开放新机制,在开放发展上精准发力
以国家级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敢闯敢试、敢破敢立,着力破解发展瓶颈,争当全省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
(22)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两只眼睛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只眼睛盯住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移,一只眼睛盯住南资外资,用南资外资打造承接北移的平台。提高开发区对外合作水平,以定州经济开发区和高铁新城、北部新城为载体,加强配套服务,打造定州对外开放合作的载体和平台。坚持内商外商一起招,内资外资一并引,推动投资便利化,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每年引进几个立市大项目、好项目,努力把定州打造成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23)确保完成国家和省改革试点任务。围绕省直管、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等9项国家级、2项省级试点任务,先行先试,大胆突破,为全国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聚焦制约发展突出问题,推出接地气、有抓手、能推动的改革举措,确保改革落准落细落实。积极争取新的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复制推广全国全省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
(24)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推行电子政务和网上审批,以刚性制度管权限权,加快从“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到2020年,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0%以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探索电子证照和“证照分离”。推动行政审批标准化和规范化,“三个清单”动态化调整、常态化管理。力争到2020年,市场主体再翻一番,达到6万个左右。
八、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在共享发展上精准发力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5)积极促进创业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比例,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就业援助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均等化服务。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施低收入群体增收行动,对困难群众实行精准帮扶,2017年按现行标准全部脱贫。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稳步提高社保待遇和水平。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大数据系统建设,强化社保、医保等服务功能,推进异地直接结算。完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加快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27)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定州二中搬迁、河北农大定州分校、河北职业技术工程学院等项目建设,引进京津重点高校联合办学或建分校,推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规划建设“教育园区”和“大学城”,加快打造教育强市。以国家健康促进市试点为抓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市人民医院新区、市二院、北京301医院定州分院、健康养老等项目建设,打造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
(28)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以“智慧政务”应用为抓手,建设政务数据中心,全面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推进电子数据采集,建立大数据平台,方便数据存储和查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虚拟化、云计算技术,将智慧政务、交通、医疗、环保、城管、旅游、安全、商业等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加快智慧产业发展,建成国家级智慧城市。推进智慧社区网格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提升网络安全保障和管理能力,建设安全、和谐、绿色互联网。
九、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提高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29)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和完善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工作机制,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依法推动发展的能力,提高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以新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完善优秀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参公享受待遇政策,加强村务运行规范化管理,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开展市直机关党建示范创建活动,健全群团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动员全市人民投身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30)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各级干部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以发展论英雄、从实干看优劣、凭实绩选干部,推行“三轮差额推荐、两轮票决”制度,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改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干部实绩档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鼓励褒奖业绩突出的干部,保护敢担当、勇作为的干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把“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为准则,调整工作状态,改进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形成夙兴夜寐、激情干事的新常态。
(31)加强法治定州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深化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行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严格依法行政,深化阳光政务,强化权力监督。打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市场环境,依法保护市场主体权益。打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法治队伍,构建综合执法管理新体制。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
(3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着力解决怠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着力提高制度建设的精准性、定向性,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拼搏实干、奋发作为,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加快建设新兴区域中心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