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文化高地正崛起

时间:2015-12-25 09:12:26  来源:  作者: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市民在中山公园进行文艺表演。记者白永民摄□

本报记者贾旭鸿京津之翼,九州咽喉,神京扼要。
坐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发挥优势,打造文化强市,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古城恢复改造工程如火如荼,“定州之歌”唱响定州“好声音”,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城乡,文化产业张力凸显……近年来,特别是省直管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项目带动,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全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由“软实力”到“硬产业”的嬗变。古城恢复改造
千年古县“站”起来
灰黑色的琉璃瓦、色彩斑斓的彩绘、赤红色的仿古门窗,让崇文街显得古色古香。夜幕降临,串串彩灯勾勒出飞檐斗拱,中山路两侧的古建筑群顿时熠熠生辉,引来不少市民驻足欣赏,拍照留影。古城恢复工程,唤醒了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山文化,使千年古县重新“站”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定州,是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中华第一塔”之称的开元寺塔、“中山庙学甲天下”美誉的文庙,现存最为完整的州属贡院等众多文物古迹,现有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13处,馆藏文物5万余件,国家级文物1000余件,数量居全省各县(市)之首。
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市委、市政府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科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前提,启动古城恢复改造工程。
该工程总投资100亿元,占地2400亩,包括开元寺、中山博物馆、开元寺大街、宋街、古州署、贡院广场六大功能片区,并入选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目前,博物馆、古州署、开元寺等三大功能性、标志性建筑正在紧张收尾施工。明年5月1日,古城恢复改造项目将正式对外开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特色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区。
做大文化产业抢占文化制高点
文化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我市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努力培育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旗舰”,抢占文化的制高点,文化产业扬帆起航。
在传承历史文化上做文章。定州是中山文化的发源地、传承地。为打好“中山文化”品牌,我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山文化论坛。今年9月26日,第二届中山文化研讨会高峰论坛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高校、研究机构及定州本地专家学者欢聚一堂,挖掘中山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探讨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定州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资源优化整合等议题,助力我市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在彰显地域特色上下功夫。坚持以文立城,在城市建设的各个单元注入文化的符号,实施古城恢复项目,挖掘整理缂丝和宋瓷工艺。总投资15亿元的两岸文创大厦,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定州国际诗词文化城签约或启动,总投资3亿元的图书大厦,总投资6.5亿元的文化产业园,总投资6.73亿元的文体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一个个有着鲜明“定州印记”的文化产业项目,聚合成改写经济版图的力量,将我市的文化优势进一步放大。
在打造特色品牌上求突破。开展了十项十佳道德模范、定州好人等评选活动,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将特色文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成立了定州秧歌、子位吹歌研究会和子位吹歌艺术学校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省级6项,市级26项,2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发展秧歌剧团、梆子剧团9个,农村专业剧团13个,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市场的成功对接,推进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唱响定州之歌
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12月18日,在东亭镇东亭社区文化站,来自东亭镇、大辛庄镇、杨家庄乡、大鹿庄乡的800余位农村文艺工作者倾情放歌,尽情舞蹈,用最朴实的方式讴歌幸福生活,唱响“定州之歌”,唱出定州“好声音”。
为满足全市人民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今年10月,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定州之歌唱响定州”暨“建设文化定州讴歌美好生活”文艺汇演巡演活动,从580多个节目中选送精品节目70余个。并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学唱、传唱、演唱“定州之歌”,努力传递真善美,提振市民精气神。
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大文化投入力度,构建起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化广场遍布城区,25个乡镇(办)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每个行政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在农村放映公益电影5877场。随着农村文化活动阵地不断完善,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市农村文化队伍已发展到297支,文艺骨干达5000余人,年均开展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470场次,说唱演家乡、新春晚会、彩色周末、戏曲票友大赛、社区广场舞大赛、农村文艺汇演、送戏下乡、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宏大的规模、多样的形式、健康鲜明的主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常性、不间断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了文艺创作的繁荣,提高了文艺创作的水平和含金量,文艺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新拍秧歌戏《看闺女》、《双红大上坟》等、歌曲《好人好报》、舞蹈《长白水韵》、《我爱你定州》等文艺作品荣获各级大奖。
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事业活跃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潜力不断释放,文化后劲持续增强,充满勃勃生机的定州文化,滋养出130万人民的凝聚力,激发出全市上下巨大的创造力,向着建设新兴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