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
定州将融入石家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本报讯(记者宁凯)3月20日,记者从《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正式印发实施。
石家庄市常务副市长刘军志介绍了《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情况,河北省发改委分管负责同志袁培红就如何推动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进行了介绍。邢台市市委副书记陈冲、衡水市常务副市长张学锋、定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凯、辛集市常务副市长杜军等出席新闻发布会。
石家庄都市圈是国家明确培育建设的都市圈之一,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衡水市、邢台市、定州市、辛集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石家庄市(不含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定州市、辛集市,衡水市桃城区、冀州区、深州市、安平县,邢台市襄都区、信都区(城区)、任泽区、南和区、柏乡县、宁晋县、隆尧县、沙河市,面积约1.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632万人。
《规划》以“一核两极、两圈两廊”为空间骨架,构建起差异化发展格局。“一核”,即石家庄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创新策源、产业引领、资源组织和服务保障功能;“两极”,即邢台市、衡水市,发挥区域支撑作用,打造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两圈”,即构建功能完善、高效协作的通勤圈和联系紧密、优势互补的协作圈;“两廊”,分别为沿京广线综合发展廊道和沿石黄线综合发展廊道。
在发展目标上,规划分两阶段推进:第一阶段到2030年,石家庄都市圈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发展影响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初见成效。第二阶段到2035年,建成空间布局合理、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秀美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为实现这些目标,《规划》坚持“中心带动、协同共进,分工协作、共构共融”,从基础设施、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等7个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
定州将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互补融合、创新转化、服务保障,探索“特色产业+区域协同”共赢发展路径。继续深化与都市圈各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科技互兴、服务共享,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区域共赢”的跃升,共同书写石家庄都市圈协同发展高质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