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菜篮子鼓起百姓的钱袋子

时间:2016-02-18 10:46:29  来源:  作者:

记者张玉凤赵梦怡
春节期间,正值蒜黄、胡萝卜等蔬菜的销售旺季,记者在杨家庄乡各蔬菜收购站看到,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分拣蔬菜,清洗、装袋。
杨家庄乡是传统的蔬菜种植大乡,全乡耕地面积3.7万多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6%。近年来,该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使当地群众走上富裕路。蒜黄铺就“黄金路”
寒冬季节,许多村因农民歇冬而显得冷清,而被称为“蒜黄村”的杨家庄乡大涨村,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来到大涨村,刚一入村,便嗅到空气中弥漫着蒜黄独有的清香,在一排排遮光封闭式土暖窖里,农民们正忙着收割蒜黄。
“俺家有3个土暖窖,每个窖大约100平方米。蒜黄生长期短,20多天就能收获一茬,每个窖一茬能收割3000斤蒜黄。”村民王超说,“每年农历八月开始种植蒜黄,到来年阳历5月份结束,每个窖能收获七八茬。冬季是蒜黄生长的旺季,忙的时候,就雇佣临近村的妇女,她们上午干四、五个小时,能挣三四十块钱!现在蒜黄价格每斤3.5元,价格最高的时候,能卖到四块多哩!”
村委会副主任张金昌告诉记者,大涨村有40多年的蒜黄种植历史,上世纪70年代初,菜农通过多年的种植实践,摸索出冬季用土暖窖种植蒜黄的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全村400多户村民有90%种植蒜黄,共建有1600多个土暖窖,占地300多亩,蒜黄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主导产业。
蒜黄种植不仅带活了产业,也带富了农民。现在,村里初步形成了一条集原料运输、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还建立起“农户+基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1000多人。
“最近,我们刚刚组织种植户去唐山考察学习,下一步,我们打算改进种植技术,提高产量,扩大销路,把大涨村蒜黄产业做大做强,让小蒜黄‘长’出大财富。”张金昌高兴地说。胡萝卜打开“致富门”“虽然今年胡萝卜价格没有往年高,但管理到位,产量上去了,还是能挣钱的。”在蔬菜收购站,药刘庄村委会主任刘庆欣一边忙着把打包好的胡萝卜装上车,一边和记者攀谈,“往年胡萝卜效益好时,每斤能卖0.7元,一亩地收入3000元左右,今年胡萝卜每斤0.3元左右,远比往年低,但一亩地也能挣1000多元。”
药刘庄村有1400亩耕地,其中胡萝卜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村里种植胡萝卜的历史达十几年。“每年10月中旬收获胡萝卜,储存起来后,能一直卖到第二年的5月份。”刘庆欣说,“我们村的胡萝卜质量好,不用做广告,许多客户主动上门来买,一点儿也不愁卖。”
在菜站,来自长沙、武汉、广州、北京、石家庄等地的货车进进出出,工人们忙着把一根根鲜亮水灵的胡萝卜打包、装袋、过磅。经过这一系列步骤,一袋袋胡萝卜被装上了大货车,运往全国各地。
“每年我都来这儿收胡萝卜,一趟车最少拉1000多斤。这里的胡萝卜安全放心,在我们本地市场特别受欢迎。”无极客商朱伟强一边娴熟地装车,一边向记者介绍。
药刘庄村紧邻河龙线,交通优势促进了该村胡萝卜产业迅猛发展。“去年,乡里投资为我们修建了一条从河龙线到村里的公路,全长2000米;村里通过一事一议,修建了一条2000米的路。今年,还要再修2000多米的田间路。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经济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快,村民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刘庆欣高兴地说。
近年来,杨家庄乡把蔬菜种植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绿色工厂,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狠抓蔬菜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大力拓展销售市场。截至目前,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1.7万亩,年产量17万吨,产值达2亿元,全乡5500多户农民依托蔬菜产业奔向小康。杨家庄乡的菜棚、瓜棚,不仅成为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成为富裕农民口袋的“摇钱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