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雪浪斋>>

张寒晖和他的《松花江上》

时间:2012-05-04 15:25:55  来源:  作者: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
这首歌,歌曲是悲凉、凄切的,它倾诉着80年前,我们美丽富饶的东北国土的丧失,表达着日夜思念的丢失了的国土的深挚的情感,使人凄然泪下,使人奋起,使人毅然忘了一切,放下一切,拿起刀枪去收复我们的国土。
这首歌创作于1936年初冬,这首歌创作后,迅速传遍中国大地,特别是离开东北大地流落到各地的东北同胞,唱起这首歌更是激起思乡的情愫和打回老家去的决心。
这是一首史诗歌曲。他的词曲作者是张寒晖。
张寒晖1902年5月5日出生于我市大鹿庄乡西建阳村,一生以文艺作为武器反映人民心声,表达时代旋律,抒发爱祖国、爱乡土情感,先后创作的《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军民大生产》、《包围边区谁的兵》、《没有共产党哪有今天》、《自己的乡长自己派》、《想起了过去叫人心酸》等70多首抗战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今年5月5日是张寒晖诞辰110周年。张寒晖,原名张兰璞,他自小聪明伶俐,对音乐有着特别的敏感,闲暇时跟父亲学习二胡、笛子等乐器,还学唱北方民歌和定州秧歌,他常常拿着乐器到家里的东院边奏边唱,乡邻们都喜欢凑近听他的演奏,他也特别喜欢为乡邻们演奏。1925年,他考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学习,并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此后,张寒晖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秘密歌名宣传和进步文艺活动。
1932年,张寒晖离开定州,奉命到西安开展平民教育,宣传抗日救国,深入民众生活,运用所学的艺术理论,开始艺术创作。
1936年秋,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大肆烧杀抢掠,并蠢蠢欲动,企图进攻华北,进而占领全中国,中华民族危机深重。西安的街头,处处可见思乡心切而又无可奈何的东北军官兵和无家可归的东北流亡者。一幕幕悲惨的景象,深深触动了张寒晖的心弦,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松花江上》这首感人肺腑的悲歌诞生了。歌曲写成后,很快唱遍了西安,唱遍了东北军,也传唱到全国各地,一曲震撼人心的悲歌,唤起了千百万人民的抗日热情。
1942年,张寒晖到延安工作,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歌曲和秧歌剧,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聂耳、冼星海并称为“音乐三杰”。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忘我地工作,积劳成疾,终因患肺气肿、心脏疲竭,于1946年3月11日在延安逝世,年仅44岁。
张寒晖用热血和生命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不悔使命和追求,谱写出光辉灿烂的革命艺术生涯。
 

责任编辑:
下一篇: 悼寒晖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