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南地北定州人>>

平凡事业藏历史服务社会耀辉煌

时间:2012-12-28 12:29:29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贾旭鸿杨亚湖人物档案
平耀辉,男,1956年3月出生于定州市邢邑村,1975年参加工作,1988年入党。爱好写作、诗词创作、书法、摄影及红色文化收藏。他的剪报集册130卷,分35个系列:分别是《中国名人书法》、《中国名人国画》、《伟人书法》、《金石与篆刻》、《世界名画》、《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邓小平生平》、《楹联集锦》、《跨世纪曙光》、《书签》和《个人生平》,被称为“收藏集珍”、“艺术剪报大王”、“收藏历史的人”等。
久闻在天津市有位定州的“红色收藏家”,几十年间收藏了20多万张旧报纸,被社会各界誉为“剪报大王”、“收藏历史的人”。他经常携带自己的藏品深入企业、机关、学校、部队义务展出,宣讲伟人故事、党的发展历程以及科技环保知识。他,就是平耀辉。
近日,在天津市大港油田的幸福照相馆,记者终于见到了平耀辉。初见面,这位衣着朴素,性格温和的长者便让我们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在照相馆内,平耀辉边忙活,边和我们聊起那一个个动人的“收藏故事”。幸福照相:演绎幸福事业
1956年3月,平耀辉出生于定州市邢邑村。1975年,他来到大港油田工作。2001年,怀揣摄影梦想的他买断工龄自谋职业,开办了这家“幸福照相馆”,从此开启了他边照相,边收藏的幸福事业。
走进位于大港油田幸福商贸区的这家幸福小店,店内乍看有些零乱,各种新老照片挂在墙上,无声地展示着时代的变迁;临近门口的柜台上有裁纸刀等随手可拿的工具;电脑、打印机、照片冲洗等设备样样俱全。在通往二楼的台阶上摆满各色装有藏品的箱子。来到楼上的摄影棚,一束灯光照亮幽暗的房间,一排排整齐的箱子和丰富的藏品便呈现在眼前: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八大,从开国元勋到普通劳动者,从革命历史到科技发展史,从民俗文化到文学艺术,这里无所不有。打开每一本精美的藏品,无不让人惊叹震撼,这里呈现出的不仅仅是精美的图片和文字,更呈现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历史。
翻开每一幅长卷,装帧虽简洁,但内容却令人叹为观止!他收藏的20万张党史资料,分类制作成130卷,每卷长30多米,宽40公分,分别是《共和国历史档案资料》、《抗日战争画卷》、1614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图》,800名《共和国劳动模范人物图》、《国庆60周年全记录》、《奥运会特刊》等;还有《伟人毛泽东》、《红报档案》、《长征万里图卷》、《解放战争解放军军事布置图卷》、《中华大阅兵卷》、《周恩来专题卷》和《邓小平专题卷》等红色记忆篇;还收藏了毛主席纪念章1.6万枚。当人们看到这些资料时,无不惊叹,这间小小的工作室简直堪称一座微型的“党史资料收藏馆”。因此,经常有人慕名而来参观学习,每当这时,平耀辉都会耐心地为来访者详细地讲解。
不仅如此,平耀辉的特色收藏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天津电视台、大港区电视台为他拍摄了8集电视片。新华社、天津日报等百余家媒体对他进行了专访。他还被聘请为大港区义务宣传员,经常带着他的“宝贝”们深入到企业、部队、学校讲党史知识,讲革命历史。每当他关上店门出去演讲时,时常有人说他太傻,“不挣钱去讲党史,不值!”平耀辉却认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求名,不求利,我只是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如今,随着收藏业越来越热,红色收藏品也不断升温,很多人想出高价购买平耀辉的藏品,但都被他婉言谢绝。在他的眼里,这些资料是无价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他告诉记者:“卖资料或许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收入,但却不如让更多的人分享它们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在幸福小店里,除了制作大量藏品,平耀辉还动手制作了很多生活用品。收纳盒、笔筒、钟表、藏品箱等,原本粗糙不堪的废旧物品,经过他的一番改造和精心制作,便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了一件件妙不可言、带着民族风的艺术品。他装藏品的百余个箱子,绝大部分是由亲朋好友家里废弃的旧箱子改装而成。平耀辉说:“我是个充满梦想的人,我喜欢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有声有色。”
采访中,无意间发现了一段通往阁楼的楼梯,在征得平耀辉的同意后,我们顺着那红色的木楼梯爬到阁楼上。在那低矮的阁楼里,摆放着一堆堆未经整理的旧报纸,平耀辉告诉记者:“那上面可都是我的宝贝,是我很多年的藏品,等待我的整理……”义务宣传:展示红色记忆
谈及自己的收藏兴趣,平耀辉笑着说:“我最早是爱看报,看到好文章,就剪下来,贴成一本。后来逐步从简单的剪报、贴报,发展到分门别类的收集、整集和归档。”
三十年的收藏,三十年的积淀,不仅平耀辉的照相馆成了附近居民爱去的地方,他还被聘请为当地的义务宣传员。前些天,平耀辉又应邀到大港区参加一个主题为“忆党史、做贡献、树形象”的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三大箱子展览资料,围绕会场转了一大圈,场面甚是壮观。从一张毛主席和周总理在机场的图片开始,他为学生们讲解了照片背后的故事。那是周恩来总理率团出访前苏联时,义正辞严地坚决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毛主席亲自到机场迎接周恩来总理的动人场面……演讲中,学生们多次热烈鼓掌。演讲结束后,学生们仍然排队观摩,认真观看展品内容,久久不愿离去……
每逢“六一”、“七一”、“八一”等节日时,平耀辉的演讲就会排得满满的。特别是今年“七一”前夕,平耀辉作为大港区宣传部的义务宣传员,连续一个多月深入到社区进行演讲。他那渊博的党史知识征服了每一位听众,在幸福社区的一次党课上,讲到精彩之处,有位85岁的老党员突然激动地站起来,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社会主义好!”全场掌声雷动。6月28日,远景三村党支部把他请到了村上,为60多名党员上党课。他给大伙讲解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图、三大战役地图、七届一中全会的老照片、十一届三中全会知识等等,从一幅幅图片开始,让党员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多年来,平耀辉带着他的收藏品,参加了200多场演讲,万余人受到教育,他因此被称为“收藏红色历史文化的人”。理解支持:给予不竭动力
三十多年来,平耀辉自费订阅报纸、杂志,从小贩手中购买有价值的报纸资料等,总计花费达3万多元。对此,他的家人从没有埋怨过。采访中,有一个细节让记者颇为感动。
那是去年平耀辉的儿子结婚时,在婚礼现场,儿媳送给平耀辉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份意外的惊喜。这是一张平耀辉夫妇结婚纪念日当天的报纸,1982年1月20日的《光明日报》!当“礼物”打开的瞬间,现场的亲朋好友报以热烈的掌声,平耀辉和老伴则激动地热泪盈眶。这不只是一张报纸,更是儿女们对平耀辉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儿女们理解,爱人更支持。多年来,平耀辉的爱人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身为人民教师的她,懂得平耀辉需要什么,更理解平耀辉这些年为收藏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每逢周末,她都会到店里帮助平耀辉打理生意,一会儿忙着复印,一会儿擦擦地,一得空闲又赶紧去市场买菜、做饭……“亲人的理解,是对我多年收藏的最大支持,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我的收藏事业也走不到今天!”平耀辉感慨着。
有了亲人的理解与支持,平耀辉工作起来更有干劲儿了。每天除了照看生意之外,他就会静下心来搬出自己的“宝贝”,分类、整理、剪贴着忙个不停。因为经常出去演讲,他还特别注重学习,只要有闲暇的时间就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有人曾经问平耀辉:“党课理论性强,政治性严格,一两个小时要讲不少东西,你是怎样把握的?”平耀辉说:“这可没什么巧工夫,就是平时多习多练得来的,经常有人来店里参观,不管几个人,我都给大家讲,我还参加过许多的演讲比赛,讲的多了,自然就有把握了。”有了深厚的理论知识做功底,平耀辉撰写的《我与改革开放─纪念邓小平》荣获滨海新区两项大奖,《记忆激情岁月》发表在天津日报上。他的红色收藏还走进《建国大业》剧组,被搬上银屏。2012年,平耀辉被港西街再次评为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平耀辉还被评为“大港区十大道德模范”,先后荣获了天津市、大港区优秀志愿者、优秀共产党员,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光彩之星”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