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南地北定州人>>

翰墨飘香展风骨 丹青雅韵谱人生

时间:2012-08-17 16:06:53  来源:  作者:

通讯员郭兰卿记者聂瑞军
张明奇,字耀异,号中山国人,1943年8月生于河北定州。1965年参军,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将星翰墨书画院副院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艺术总监。军旅书法家。书法师从欧阳中石、沈鹏诸大师,擅长行草、金字书经;国画效法齐白石,以花鸟为主,也涉猎山水。
他自幼喜好书画,擅长金字小楷、行书、行草、篆刻、国画。他创造性地用日本赤金这一独特的调金技法已书“孙子兵法”、“道德经”、“心经”、“孝经”、“弟子规”、“朱子家训”、“荀子劝学篇”等百万字的金字小楷作品,还创作了独到的金粉画。他热爱公益事业,其金字小楷“心经”在珠海“将军赈灾笔会”上义卖3万元人民币,“惠风和畅”义卖5万元人民币用于汶川震后的教育设施重建,2011年又义拍书法作品“天地人和”,将拍得的六万元捐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近年来创作篆刻作品千余方,并镌刻了百名将军书画印。
经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其作品形成了融中国诗、书、画、印、刻字为一体的独特书画艺术风格。其作品多次获奖并发表于军内外报刊,不少精品或被吴邦国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和许多国外知名人士收藏,或被国家和军队领导作为出访礼品赠送外国友人。特别是给吴邦国委员长写的书法作品“天地人和”十分受各界人士的欢迎。这一切无不宣示出他作为一名军旅书画家的实力和独特魅力。
几十年来,他在潜心钻研书画、篆刻艺术门类的同时,还广泛涉猎雕塑(尤其是根雕)、摄影、盆景、装饰、布展、园林艺术、民间工艺设计等艺术门类,并努力将诸艺术门类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最终使自己在诸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他思想敏捷、勇于创新,既有巧熟构思,又能动手制作。因此,他的老师欧阳中石为他题字“宏观在宇、微观在握”。在1996年他合作创作的大型锻铜壁画“腾飞”、大型漆画“魂的交响”获全军美术新作品艺术奖,自己创作诗配画“情趣”获全军保健知识书画展优秀奖。他凭借深厚的书画底蕴,吸取篆刻和版刻的精髓,独创了展板刻字工艺,这在国内当属首家。作为《平津战役纪念馆》组构者之一,他主持并参与工艺布展和多维演示厅球幕电影的编创制作,受到了军委首长的表扬。他还多次举办毛、硬笔书法及篆刻、雕塑骨干培训班,悉心传授书法、篆刻要诀,培育了大批艺术后进。
近年来他创办了《明奇工作室》,旨在为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新贡献。他创作完成了中华第一砚《中国书法简说》书法展示墙及多家大型酒店、宾馆室内装潢设计布置及造景,营区和社区绿化、环境设计等大型项目和工程,均因匠心独具,风格迥异而享誉京华。
“‘书法虽贵艺,不拒有心人。’可以说最初我是由跟母亲学描鞋花开始接触艺术的。因为我真动心思去学,所以描的鞋花越来越抢手。后来在生产队当民兵,‘看青’为村里画板报,我对它又有了兴趣,渐渐成了板报能手。进部队后担任连队文艺委员,后来调团放映组当放映员,对文宣方面特别上瘾。再后来专门从事部队文艺宣传工作,虚心学习,痴心工作,大胆尝试,进步很大。我曾用真丝花了七天七夜绣了一巨幅(5米乘2、5米)毛主席像,庆祝党的第九次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我创作的幻灯作品也多次在部队获奖。‘小有名气’之后,1973年后拜欧阳中石为师,苦钻苦研,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挥笔当得江山助”。成名后的张老力学精进,不臻上乘绝不罢休;又将自己的阅历和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大有干将铸剑,以自身的血脉精髓熔铸其里的味道,这才使他的艺术渐臻妙境。张老的成才经历真可称一本教科书。
“‘浮躁难登大雅,功利绝杀真艺。’搞艺术要有赤子之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拿它做敲门砖,而要像湖海一样虚怀以容万脉,像黄山云海一样低身来就高峰。提笔时要全神贯注,思无杂念,心静如水,全身的神经、肢体都沉静在一种最佳状态时,即达到了一种精气神融为一体,天地人集于一身的境界,这才能成就极品。”
“书画无捷径,勤奋是单方”。为了让研习书法的经验体会施惠于众,他编撰了《中国书法简说》,作为抛砖引玉之物。为使初学者迅速掌握最基本的书法和刻字的规则、方法和技巧,他根据多年的学习和创作体会,将中国书法和刻字的基本常识、一般规律、提炼归纳出来,让初学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起到入门快、见效显、少走弯路的速成作用。
“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是纸上的舞蹈。”欣赏他的书法创作是一种美的享受。看他每每落墨,笔走龙蛇,正锋、侧锋、逆锋、露锋、旋锋皆备,所创作的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作品,笔意俱存,形神兼备,将意念与技巧美妙结合,形成了流美清秀、气韵生动的独特艺术风格。
他用笔大起大落,随意挥洒,徐疾有致,线条或断或连、或聚或散,点面交待清爽干净牵丝映带接承自然流利,枯湿浓淡相映相衬、一任挥洒,章法开合有度、浑然天成,有一种清劲雄迈、雅逸潇洒之感。通观气韵,凝重而不板滞,流动而不轻浮。那急速飞动,峰回路转的笔势,给人一种“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之感。任何艺术大家都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张老的书法艺术同样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从章法布局、字形结构、运笔走线、用笔技巧、墨色变化到落款衔印,形成了完整的极富有自我个性的张老书法艺术的特色。
其楷书,既饱含颜、柳、欧、赵四大家,如锥划沙,刚劲有力,端庄雄伟,又得苏东坡天真浪漫之趣,笔法丰腴跌宕,自创新意,法度谨严;其行书,不乏王羲之入木三分,夏云多奇峰之美,虚实变幻,刚柔并济,给人一种清新、淳厚、典雅、劲健的艺术享受;其草书,更是不拘一格,意念飞动,笔法奔放,飞舞流动,如行云流水,淋漓酣畅,纵怀素、张旭之法,又不乏创新之意趣。
中国艺术界有“诗画不分家”之说。张明奇老人正是一位诗画璧合的多栖艺术家。尤其他的国画深得个中三昧。他的写生画,用线描、彩绘、水墨、铅笔勾勒各种花鸟造型,鸟、禽、虫、鱼、花、蔬果各类皆画。他笔下所描绘的对象,多是人们所经常接触、喜闻乐见的事物,使人倍感亲切。张老说,画画需要深入生活,只有到生活中去认真观察,才能准确体味它们生命的真谛和美的内涵,只有你被眼前的植物或动物打动了,你才能抓住精髓画出鲜活灵动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生动和气势,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鼓舞,感受到生命的唤发,花木的欢唱,给人一种健康、高雅的艺术美的享受。
在国画中,意境是通过形色美来表现的,张老十分注重画的形式美。他的画,笔墨简炼,设色典雅,艳而不俗,清新自然,自有一种平易和煦、雅俗共赏的风貌。在他的笔下,无论苍松健翮、朱荷老梅、巨石修篁、山花野草……,即使几片叶、几片草,无不烂漫自然,充满生机,充溢着天地间的纯朴、旷远的自然美。
张老对传统笔墨下过极大的功夫,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其画章法严谨,运笔果断,开合呼应,主从虚实,无不恰到好处,极简略时,含意无尽;极繁荣时,仍觉空灵,一如老将用兵,沉着周密,左右逢源,出奇制胜。在中国画中,“神”是依附于形的,但对一个画家来说,“神”却比形更难捉摸,更难表达。在张老心目中,神韵是花鸟画的生命和美,为此,他十分重视画外的素养,对书法、西画、文学、诗词、音乐等学科,无不涉猎研读,吸收其精华,兼容并蓄,融会贯通。
纵观张老的花鸟画,显明的特点首先在于形态之美,是通过准确的形的生动来体现造化的神秀。其次在于章法布局的和谐美,张老特别注重构图,通过构图来展示空间营造画境。再次,在色彩运用上,淡抹浓妆无不随类赋彩,依境敷色,相宜相和,有强烈的色彩美。
如果说花鸟画彰显出张老的生活柔情,那么他的山水画则凸显了他的军人般的钢骨。他的山水作品气势磅礴,雄浑高迈,山势峥嵘,云蒸霞蔚,丛林木秀,松涛万壑,仰视有峰高万仞,俯察得润谷幽深,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之遥,贵有静气,更羡大自然之无穷。
“菊之凌秋、枫之经霜”。在军旅书法家中,张老的筹刻作品匠心独运、苍劲古雅,两者相得益彰。张老治篆“古不乖时”,在把握传统中锐意求变,如运笔的裹锋绞转、中峰行笔;结体以固字立形、依象取势;章法以随形布势、虚实相生;墨色由润而枯、燥润相杂,因而线条委婉多致、灵动活脱而不失劲挺,具象造型稚拙自然、意境古朴而清新。他退休后和将星翰墨书画院组织老将军们共同力助于文化大繁荣公益事业,为革命老区希望小学无偿捐赠书画作品。
在张老的工作室,你随意寓目,都不觉生叹,随便一件艺术作品的材料在别人眼里是一堆废物,但经他一加工就是一件精制的艺术品。你会惊诧如此丰富的艺术细胞怎会融于区区一身,还怎会表现出如此的艺术张力。其实答案很简单:多欲而贪。这里的“多欲”是指他对诸多艺术门类的兼好,“贪”是指他对每一种艺术形式的执着的经营和索取。而这也恰恰是艺术追求的不二法门。
张老须臾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号中山国人即为明证。他殷切希望定州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表示愿尽菲薄之力,为建设定州美好的明天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