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南地北定州人>>

承志传统文化 泽及桑梓情深

时间:2008-06-18 08:49:55  来源:  作者:

       人物档案: 
王承泽,1935年10月生,定州市塔耳洼村人。号珏玉,字云石王公,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河北民进艺术学院院长,当代艺术界名人,世界名人。现为中国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委员、当代民间名人艺术开发委员会委员、全国书画家作品展销会评委会副主任、《书画市场新探》编委副主任兼艺术顾问、《全国著名书画家精粹作品细览》书画册副主编、一级书画师、一级书画鉴赏家等。辞条入编“当代艺术家名典”、“当代书法家名人大辞典”、“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国际名人录”、“世界名人大辞典”等。自幼酷爱书法与篆刻,兼学国画,擅画松、竹、梅、兰。其作品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外多家收藏。
承志传统文化 泽及桑梓情深

——  记书画艺术名家、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承泽
                                                                                                                                                                                      本报记者  贾旭鸿     摄影 白永民       他,是国家一级书画师、一级书画鉴赏家,当代艺术界名人,可他始终是那么谦逊温和,然而他笔端所到之处,却是那么骨力雄健,古朴典雅,意足功深;他离开家乡多年,但对故土的眷恋,对家乡的思念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淡化,而是愈久弥深;他挥豪泼墨,尽情抒发着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他,就是河北师范大学王承泽教授。  近日,记者走进了王承泽教授在河北师范大学的家。一进门,阵阵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简洁朴素的三居室里,各种书画作品随处可见,书架上更是摆满了文学艺术类的各种书籍。采访中,王承泽教授始终谦逊、温和的态度,让我们如沐春风。
苦难铸就坚韧性格
知识改变人生道路
       王承泽,1935年出生于周村乡塔耳洼村。在他幼年时,因为家境贫寒,常常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王承泽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因为兄弟姊妹多,家里的粮食年年不够吃。每年一开春,便是家里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和二姐就到地里挖野菜,爬到树上捋杨树叶、榆树叶,掰柳树芽当饭。“榆树叶是上品,好吃;榆钱儿那是精品,美味!现在想起来,正是因为经历过的那段苦日子,不断激励我勤奋学习!”王教授笑着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那是王承泽7岁那年的年关,他的父亲带他到远房伯父家求对联。因为那时村里没有几个识字的人,能写一笔好字的更是稀少,等他们去时,乡亲们送去的写对联

|<<<<<123>>>>>|
的红纸已经一尺多高,王承泽的伯父低着头不停写着。王承泽把红纸放在桌上要走,被伯父叫住了,说让在纸的背面写上名字,免得到时拿错了。这下愁坏了王承泽不识字的父亲,看着父亲为难的样子,王承泽灵机一动,伸出小手在墨盒里蘸了一下,在纸的背面画了两个小圈圈,伯父一看笑了,拍拍他的头说:“好聪明的孩子,画圈圈的是你家的,到时来取吧!”
这件事对王承泽的触动很大,他也想成为一个像伯父那样有文化,能写字,受人尊敬的人。他向父亲提出了要读书的想法,受够了没文化苦头的父亲答应了他的要求,把他送进一家私塾。1951年,王承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定县中学(定州中学前身)。经过三年的艰苦学习,1953年,他考入定州师范,后又考入了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苦难磨练了我的性格,勤奋铸就了我的学业,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王教授自豪地说。
勤奋铺就奋斗路程
书画塑造艺术人生
  早在私塾读书时,王承泽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老师发现了他的爱好,送给他一本百家姓帖,就是凭着这本百家姓帖,帮他敲开了书法艺术的大门。从此,他纸上写,地上画,平时也不忘拿个小木棍在地上练几笔。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纸,王承泽就在私塾里捡别人用过的纸,一张纸正面练反面练,写完大字,再在空白处写小字。两年下来,百家姓上的字他都能照样子端端正正地写下来了。就在锲而不舍的追求中,他的字一天天成长。
  无论是在考入定县中学后,还是到师范读书,他都始终坚持着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即使到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就读后,他依然将书法做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既不影响学业,又能练字,每次听完课后,他都把课堂笔记按书法要求,工工整整地再抄写一遍。平时写信,写日记,都要一笔一画规范地书写,这个习惯他一直坚持到现在,他已经把书法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艺术之路布满了坎坷与荆棘,开始没有老师指点,书法资料也很少,于是他开始搜集古代碑帖,大量临摹。他初学“赵、柳、欧、颜”,后习篆隶和魏碑,行草则从“二王”至唐宋名家。多年来,他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伏尔泰有句名言,“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书法家不能不读书,因为书法家不可以没有文学修养,书法家的创造,是书法家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作者通过意识、思维、心理状态等内在精神的物化过程,是运笔技巧和知识修养的有机结合。”这是王承泽追求书法艺术的目标,更是他把自己深深融入书法艺术的心得。“没有文学修养作基础,没有历史文化积淀作支撑,就不会有好的书法家,也不会写出好的书法作品!”王承泽说。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他博览群书,书籍把书房的书架挤得满满的,他只好在阳台上又开辟出一个小书屋。深厚的文学修养使他的书法作品或端庄凝重,蓄势待发;或笔力遒劲,气势如虹;或笔走龙蛇,飘逸绝伦,目及之处,无不使人心旷神怡。
  八十年代,王承泽在苦研“柳体、欧体、颜体、赵体”的基础上,重临楷书四大家的所有字帖,还研习临摹了《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隶书字帖,在长斯的实践与研究中,他把隶书和楷书巧妙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于隶楷间的字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了增长自己的书画艺术理论知识,他还阅读研究了大量书画艺术的理论著作,为自己补上了欠缺的艺术理论基础课,这也为他以后从事书法艺术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十年如一日,王承泽挥毫不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选集》、《中国书画名家鉴赏》、《中国学者墨迹选集》等10多部名典。他本人也获得了香港科学院国际艺术院顾问、荣誉博士,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高级荣誉顾问、特聘高
级书画师、书画鉴赏家、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职。凭着对书法艺术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他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广。
泼墨丹青绘秋声
痴心翰墨育英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师范学院四个系的六个班开设了书法课。王承泽受聘在业余时间给大学生讲书法课。接到聘书时,王承泽激动不已,他感到自己几十年的不懈追求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终于可以用自己所学造福社会,报效国家。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每堂课前都会翻阅大量的理论书籍,研究书法理论知识和教学教法,认真写好教案,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听得懂,听得进去。教学中,他严格管理,严谨治学,他的书法课颇受同学们的欢迎。这业余书法课,王承泽一上就是十几年,一直到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十几年中,他不仅培养了高素质的师资人才,还培养了大量书法专业人才。教学相长,他的书法艺术也在不断学习中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退休后的王承泽没有停止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更没有停止教书育人的步伐。他先后受聘于河北省老年大学、河北民族学院担任书法教师。为了培养青少年书法人才,他还在几所学校开办了青少年书法班。对于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每周五六节课,来回几处的奔波,非常辛苦,但王承泽教授却乐此不疲。“和学生们在一起我特别幸福,看着他们学有所成,我感觉自己的人生焕发出第二个春天!”王承泽教授的学生多次在河北省、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奖。全国第二届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中,王承泽的9名学生全部载誉归来,包揽了金、银、铜奖。因为教学成绩突出,他本人也在那次大赛中获一等园丁奖。
  王承泽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有志者事竟成》、《简析当前社会中的书法热》、《再论当前“书法热”的几个误区》、《论学书》、《汉字书写方法》、《汉语百科大辞典》中汉字书写方面的词条和论着。并为孙均锡教授所著《汉字通论》一书,书写了“汉字异体范写”,范写字中的部分异体汉字,被国家教委滕藤主编的《汉字教学规范化》一书选用。他还编写了二年制大学书法课教材,老干部和青少年书法教材等,为书法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谈及自己的艺术成就,王承泽教授满怀深情地说:“我的艺术之根源于中山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我的艺术灵感源于家乡的一草一木,我对定州有着特殊的感情,希望有机会尽我绵薄之力,为家乡做点贡献!”

|<< <<<123>>>>>|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