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南地北定州人>>

无悔写作路 悠悠故乡情

时间:2010-01-22 16:45:21  来源:  作者:

      ——记诗人作家王清秀
                       
  王清秀,我市高篷镇马村人。他既写理论著作又写文学作品,是位两栖作家和诗人。六年前就有采写他的愿望和计划,可是每次打电话或面邀,他总说,理应向家乡汇报,可是人生平平,婉言谢绝。           
  风雨兼程写作路
  在他一生中家庭对他影响深远。父亲1937年7月加入共产党并投身抗日,曾任区小队长,武委会主任,八年浴血奋战。母亲1938年入党,是村妇救会主人,率领妇女支援前线。日本投降后,父亲因病转业回村十年卧床不起,母亲像男人一样与灾难和贫困抗争着,选为县劳动模范和人大代表。父母来石家庄后,老家来人第一件事就是把党费捎回去。母亲临终时说,有一件事对不起党,就是来石家庄时间紧,交花生没有捡好赖一起交了,这成为她终生的遗憾。父母这些话至今还响在耳畔,成为他永远的精神财富。因此,他的作品充满阳刚之气。
     虽然他儿时家贫至极,但父亲在抗日斗争中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咬紧牙关让他上学读书,为此他发奋学习,初中高中都是班里学习委员。12岁那年赶上“全民写诗”的年代,村里把写诗的任务交给他,从此踏进文学之路。在以后的日子里坚持每天在日历背面写一首顺口留。升入初中,他一篇作文在班里作范文诵读,小小的成功点燃了他的作家梦。以后每次作文他都用心写,几乎篇篇都是班里的范文。高中毕业时,他写的小歌剧《血海深仇》,演出的同学泣不成声。后来调县里演出。同学们抄回村里上演,引起了一时轰动。高考时他想考文史,老师让他报考理工,于是走进了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在几年大学生涯中,他没淡漠文学,一直写“文学日记”。大学毕业入伍,在雁门关外的机场坚持业余写作,开始在军报和山西报刊发表作品。转业前发表了近200首诗歌,出版了小说集。他创作的京东大鼓《学理发》被评为全军8个优秀节目之一,当时每年“五一”、“十一”调北京参加游园演出,中央台播放长达五年之久。
  王清秀的创作以成人文学为主。至今出版了曲艺集《斗妖魔》,长篇传记小说《雕刻大师卢进桥》、《太行骄子》、《永不落幕的人生》,诗集《太阳心》等文学著作。2009年8月,他满怀一腔赤子之情,写出了鸿篇巨制史诗《民主的足音》,向伟大祖国六十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该书从原始民主写起,把我国的民主史分为三大阶段,把人民民主史分为六个阶段,纵横上下几千年,结构恢宏,气势磅礴,是一部研究我国民主史的重要之作。
  1984年,他参加了全省儿歌大赛,当时母亲因癌症晚期住院,是否参加比赛他犹豫不决。他望着母亲消瘦的面庞,最难忘的是母亲教唱的儿歌,唱起童谣就想起母亲。他深悟到“儿歌,是有韵的乳汁,是有声的母爱。”他趴在母亲病床边写儿歌,每写一首就念给母亲听,母亲听的开心,忘记了疼痛,时而浮出笑容。当他收笔把参赛作品送到征集办公室后,母亲与世长辞了。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思念,以后出版的儿歌集扉页上他都以这句感言为题记。北京文学馆的一对大瓷瓶上有5千著名作家诗人的手迹。他的手迹就是这句话。他的儿歌是用母爱写成的,大赛中荣获全省第一名,授予他“儿歌大王”称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说,你能不能出本千首儿歌,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从此,他开始了长期的儿童文学创作。在出版《哈哈笑的儿歌》、《王清秀儿歌》、《笑歪嘴的儿歌》、《笑掉牙的儿歌》、《笑弯腰的儿歌》、《儿歌大王》、《亮晶晶的儿歌》

|<<<<<123>>>>>|
、《学数谣》等21部儿歌集之后,《王清秀儿歌千首》问世了。他的作品深受家长孩子欢迎,因他的称呼像女人名,家长孩子来信叫他“奶奶、姥姥、姐姐、妹子、阿姨”。除儿歌外,还出版了儿童小说集《祖国,永别了》,长篇童话《猎狗009》。他的儿童文学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被百余部集子收录,有的收入幼儿园教材和全国及河北省小学课本。他的儿歌集曾两次获全国幼儿图书奖、“1982—1988年”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奖、冰心图书奖、广东省图书二等奖、河北省政府文艺振兴奖,荣立创作三等功。他个人也被评为省先进少儿工作者。理论界评论他的作品具有“幽默见新、哲理见意”的特点。人民日报海外版曾连续推荐他的作品。著名相声艺术家、语言大师侯宝林先生为他的作品题词:“小笑星之歌”。
  他几乎每年写一部书出版一部书。他的著作是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写成的,来自汗水和星夜,有时来了灵感通宵达旦。有一天他写到了早晨上班时间,因要接待上海人大的客人他匆匆去上班了,当来到办公室,他才发现穿着儿子一只尖顶自己一只平顶皮鞋,要不是办公室放着一双布鞋就出洋相了。为躲避外界干扰,他猫在地下室写作,地下室夏天闷热潮湿,蚊虫叮咬。冬天寒气袭骨,冻的手脚冰凉。2007年,他创作的传记文学《永不落幕的人生》(33万字)的主人公是原副省长岳宗泰。老前辈1937年3月参加革命,时空阻隔给写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时光似乎与他作对,刚动笔他就摔断了腿。躺了两个多月,能坐了就埋头写起来。能拄拐走路了,就到山西长治、晋中访谈,查找资料。他在后记里说“这部书,是用拐杖写成的。”
  他1978年转业到河北省政府,六年后调省人大,曾任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正厅级)。1995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选为省第十届人大代表、2005年被聘为河北大学客座教授。多年担任河北省消费者协会副会长,河北省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7部法规,都是他牵头起草、修改的。2004年他荣获全国消费者协会“3(15”荣誉奖章,2006年荣获省消费者协会特殊贡献奖。他在省人大主管财政预算,和大家一起探索了一条规范有序的预算审批路子。全国有“南有深圳,北有河北”之说。在全国人大财经座谈会上,每次都有河北人大财经委介绍经验。他任总编并参与写作,把河北人大的经验总结成《民主理财之路》一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多年来,他把写作、理论研究与自己的工作紧密结合,至今发表人大和财经方面的论文近170篇,获国家一等奖1次、国家三等奖2次,省内外获奖几十次。出版了《商经探古》、《地方经济立法浅谈》、《人大财经学》、《人大公文撰写》、《人大学》等12部著作,其中《人大学》创建了我国一门新学科,填补了我国社科领域一项空白,全国《法制日报》以《王清秀与我国第一部〈人大学〉》为题进行了评论,被网络誉为人大学之父。多年来,应邀到全国22个省级人大和近千余设区的市、县人大及一些大学讲学。多次应约参加国际研讨会。
  心系故乡情亦浓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王清秀的诸多著作中,每本扉页的作者简介,第一行总是“王清秀,定州马村人”,而不是其他更高的职务。因为王清秀觉得,那个小乡村,是他心之所系,情之所依,是她给了自己生命,给了自己创作的力量。
  他19岁到西安读大学离开了梦牵魂绕的家乡,但定州塔和大沙河总在他的思念里,每次车过定州他骄傲地告诉同事和旅客,这是我家乡的塔,中国最高的塔!他说自己的诗韵来自家乡美,诗魂来自父老乡亲淳朴的心灵。他无时不思念家乡,他写的人大著作赠给定州人大常委会,到家乡人大多次讲课从不收取报酬。他有好的想法就和家乡人大一起探索。他建议进行村民理财和乡镇人大审批
监督预算的探索,经定州人大常委会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功。保定市人大在定州召开了各县人大参加的现场会,在全省人大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全国人大派员来定州实地考察,并把定州的经验转发全国。后来,他和河北经济日报的记者写出了《让脚的血液步入良性循环》(脚指乡村基层),由于定州人大的经验很有现实意义,该文获省一等奖,国家三等奖。
    采访接近尾声,王清秀无不感慨地说,人总得有一个目标,有理想,有寄托,用勤奋编织自己的五彩梦。他说得何等好啊!在我看来,王清秀写就的170余篇论文,3000多首儿歌,46部著作,正是他用自己智慧和汗水编织的霞衣,多彩,而且绚丽。采写中还获知,他正在写自己第47部作品,衷心祝愿他成功!
       杨亚湖  任淑敏
|<< <<<123>>>>>|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