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南地北定州人>>

翰墨酬故园 挚爱赋华章

时间:2010-03-26 17:38:41  来源:  作者:

     人物档案:肖东升,1943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定州市周村镇北车寄村。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
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共天津市塘沽区委宣传部调研室干事、共青团天津市委《天津团讯》编辑、学校部副部长。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副处长、学校部副部长(副局级)。《中国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总编辑(正局级)、社长、党组书记,同时任共青团中央常委,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兼中国记协新闻学院院长。1996年获“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肖东升,这个名字在许多定州人眼里也许是陌生的,但在全国新闻界,这个名字却是响当当的。曾经身为《中国青年》等诸多国家级报刊总编辑及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的成长足迹,让“肖东升”这三个字在新闻界几乎无人不晓。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新闻人生在定州,长在定州。
  非常荣幸,记者近日在《西部时报》社驻地采访到了这位老乡。刚一见面,肖东升那和蔼的笑容,那亲切的乡音,顿时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在一间简朴的会客室里,肖东升说起了他那浓浓的新闻情结、群团情结和家乡情结——
  四行小诗:缘结一生文字情
  1943年,肖东升出生于定州周村镇北车寄村。读小学时,他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像《西游记》、《三国演义》、《三侠五义》等辗转求来的“闲书”,他往往是一口气读完。正是对文学的偏爱,让他在一次投稿中“小荷初露尖尖角”。“我的第一笔五毛钱稿费是《定县报》寄来的,就是这封定县日报录用我小诗的信,让我与文字,或者说与新闻工作结下不解之缘……”谈及此事,肖东升感慨颇深。
  肖东升记得清晰,那年他只有12岁。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他与四五个伙伴在屋顶上纳凉,他忽然灵机一动,何不写首诗赞美自己的家乡呢?于是几个小伙伴商量着每人写一首诗送到定县报社。第二天,他和伙伴们步行十余里来到县城,将写好的诗送到报社。没过多久,村里的大喇叭喊起了肖东升的名字。他的****作不但变成了铅字,报社还给他寄来五毛钱的稿费!
说到这里,肖东升难掩心中的激动:“现在看来在县报上发一首小诗似乎不足一提,但当时对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它给我的鼓舞和激励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可以说开启了我的文学梦,从那以后我就更加热爱写作了。”
   1957年,肖东升考入定县二中,在那里完成了初、高中的课程,并于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大学五年间,肖东升没有放弃写作,一直做年级学报《晨刊》的主编。1968年,肖东升毕业分配到天津塘沽盐厂劳动锻炼。后来,他又先后在塘沽区委宣传部、共青团天津市委等地工作。
  厚积薄发,破茧成蝶。1978年,中央决定向全国各省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到团中央筹备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天津市选送的优秀人才,肖东升来到了首都北京。
  在团中央工作期间,肖东升先后负责《全国学联通讯》等内部期刊的编辑。由于从事学生工作,这期间肖东升著述和主编了《纪律漫谈》、《在三好的道路上》、《做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员》等十多本青年读物。1984年,《中国青年》杂志社当时的负责人提出,希望调肖东升到《中国青年》去工作,当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我喜欢文字工作,我愿意到媒体去圆我的编辑梦!”于是他来到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国青年》杂志社,而且一干就是10年。肖东升说:“10年弹指一挥,但回想起来在《中国青年》的10年,是我人生中非常充实,很有成就感的10年;也是自我感觉人生辉煌,能体现人生价值的10年。回首往昔挑灯夜战,从办刊思路到选题策划;从版面设计到后期制作,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虽

|<<<<<123>>>>>|
然辛苦却是非常快乐……” 在他负责《中国青年》期间,十分注重联系青年思想实际,把文章做得针对性强,思想性强,在青年读者中形成很大的影响。
  1994年,肖东升被任命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同时任机关党委书记,兼任中国记协新闻学院院长和《中华新闻报》社的社长、总编辑。他,不但热爱写作,热爱办报办刊,更有着一颗热情如火的心,喜欢和青年在一起,热衷和群众交朋友。
汩汩甜井水:缘于浓浓群团情
  1964年到1965年,正读大二的肖东升先后到河北省抚宁县和枣强县参加 “四清”运动。在枣强县,他所在的村,地是盐碱地,井是苦水井,农民吃水浇地很困难,这让年轻的肖东升不安。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村民打出一口甜水井。就这样,肖东升多次和村民一起研究,取得领导的支持,找来打井队,经过反复探测,最终打出了甜水井。汩汩甜井水,浸润了农民的心,更让肖东升品尝到和群众一起劳作的开心和快乐。正是因为党对肖东升的培养和他在社会实践中的磨练,让他成为南开大学10多年中发展的第一位学生党员。
  “对群众工作,我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从上学时就一直当班干部,为同学们做点服务工作。后来,不论是在天津团市委、团中央,还是在记协,都是从事群团工作。”肖东升说,“群团工作是党政工作的有益补充,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走访调研,了解青年,了解群众,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服务,让群团工作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在团中央工作时,肖东升负责起草了《关于在中学恢复共青团组织的意见》,被中央转发,从此在社会上结束了红卫兵组织的存在。为了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工作,肖东升多次带队深入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搞调研,与学生面对面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每次调研都撰写简报,曾十余次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
  在他负责《中国青年》杂志时,还开展了“每信必复”活动。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是青年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中国青年》编辑部每月能收到上万封读者来信,多是青年对前途、对社会、对人生的困惑,肖东升决定,杂志社从领导到每一个编辑记者,甚至发动已离退休的员工,对每一封读者来信都由专人认真回复,肖东升说:“这个举措是办刊的延伸,既有针对性地和青年交流了思想,也促进刊物更好地贴近青年,服务青年。”肖东升还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离家学生的故事。那年冬天,一个来自徐州的中学生和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当他在北京街头流浪时买了一本《中国青年》,看到里面激励的文字,他把电话打到报社找肖东升。肖东升耐心地做这名中学生的思想工作,还给他买了吃的和车票送他回家。
  说到这里,肖东升感慨地说,“《中国青年》是一份具有光荣传统的杂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励志,发奋图强。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我们以《中国青年》为阵地,多次围绕青年思想热点开展大讨论,让广大青年在讨论中整理思想,提高认识,同时积极培养和树立了张海迪等一批时代典型,为无数青年树立了可资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乡音终无改:梦里依昔故园情
每每谈及家乡时,肖东升的语调里总是饱含深情:“说句咱们老家的土话儿,生自个儿养自个儿的地方,谁一提起来不是感慨万千呢?”
  儿时的肖东升非常懂事,对父母特别孝顺。他读中学时,正值全国困难时期,当时正是长身体的肖东升,却从每天供给自己的窝头中分出一些留给在农村挨饿的老母亲。“我父母虽然是地道的农民,可他们对我的教育一点不比别人差,他们以极朴实的语言讲做人的道理,教会了我做人要老老实实,工作要吃苦耐劳,生活要勤俭节约……正是这些最朴素的道理,为我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肖东升深情地说。
  “我们定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
千年沉淀的定州文化已经随着我们血液浸润了我们的每一个细胞,我们的价值取向、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等都已经潜移默化地打上了定州文化的烙印!”言语中,再次流露出他对家乡的深情。肖东升说,他忘不了《定县报》为他发表那几行稚嫩的文字,他因此与文字结缘;他忘不了定州二中的恩师,他因而从农村娃步入大学殿堂;他忘不了村支部书记郑银柱,每到假期都把他叫去,介绍村里的情况,让他这个“秀才”,为村里的民兵讲课……他忘不了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忘不了的事也很多很多……正是这种故园情怀,使他每次出差路过定州,都要在定州停下来转转看看,和中、小学时的玩伴、朋友聚聚……
  风正帆悬五十载,新闻流韵唱高风。离开家乡后的肖东升,在党的培养下,成为新闻界的领军人物,他先后出访过三十多个国家,并多次以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中国新闻代表团团长身份率团出访,采访过十数个国家的元首。因为在社会科学中的突出成就,1996年,他获“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
  成名后的肖东升并没有忘记故乡,他希望定州钟灵毓秀,物阜民康,并能继续保持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除了关注支持家乡的各项事业的发展之外,他还为家乡在北京打工的乡亲建立了一个图书室,每年都要捐赠一些图书。他希望在家乡人的奋斗下,家乡越变越好,他希望定州在全国在世界各地的乡亲,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有作为有建树,为家乡争光。
  采访结束时,承载着对故乡激情与喜悦、企盼与展望,肖东升欣然为《定州日报》题下了如下文字:“坚持正确导向,负起社会责任,紧贴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心声,传承定州文化,记录历史发展!” 

|<< <<<123>>>>>|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