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农业>>

为了大地的丰收

时间:2014-11-24 13:41:53  来源:  作者:

───我市高标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速写
本报记者闫韶红
伴随着秋收的结束,已尝到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甜头的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又走上了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的工地。
市农发办主任刘军来介绍说:“定州作为河北省农业大市,有130万人口、130多万亩土地,且具有地理位置和交通位置的优势,全力做好、做大、做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庞村镇西只东村,村党支部书记杨国柱手拿一卷量地用的绳子匆忙走来。“以前的田间土路很窄,一辆农用车通过就很费劲,如果赶上下雨,坑洼泥泞难行,车进不了庄稼地。”杨国柱停下脚步,非常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着这条路的来历,“我们村被纳入201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市里为我们修了这条路,今后再也不愁泥泞路了!”
“高标准农田是指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产稳产农田。”市农发办高永强介绍,“硬化农路只是高标准农田工程项目的一部分。”
据介绍,2014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涉及庞村镇的杨只东、西只东、大西丈和小西丈4个行政村,开发面积0.71万亩,总投资96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4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20万元。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是新打机井43眼,修复配套机井79眼,安装地下防渗管道56.8公里,整修农路16.8公里,其中混凝土硬化路5.8公里,砖硬化路7.1公里,一般农路3.9公里,开挖疏浚渠道22公里,农田防护林植树1.2万株。
东只东村是2013年度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村,早已完成改造建设。“农田路、机井、浇地用的防渗管道等等都规划得非常合理。”该村村民张尚军说,现在农民生活富裕了,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很多农业机械作业需要比较宽阔的田间路。“现在不仅道路畅通,新机井浇地每亩还能节约2至3度电,和以前比真是太方便了。”
在杨只东村农田施工现场,开挖防渗管道的挖沟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挖沟作业,白色的PE水管被工人运往沟边,安装人员把水管一端烤热后迅速和另一段水管对接,市农发办工作人员手拿尺子伸进挖沟机挖开的沟里测量深度。“便于农机作业,便于引水和排涝,便于良种良法推广,便于土地流转,还可多打粮食增加收入,又大大减轻了种地的劳动强度。”村党支部书记杨连合列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六大好处。
“施工单位实行公开招标。”刘军来介绍,“我们提前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农发办、庞村镇、项目村、施工单位各自的职责,按照既定工期施工,严把质量关,培树工程亮点。”截至目前,项目区已完成硬化农路5.8公里,新打机井35眼,安装地下防渗管道20公里,植树6000株。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