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农业>>

合作社让农民生活开启“休闲模式”

时间:2014-10-13 09:41:36  来源:  作者:

 
走进市富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我市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积极支持和鼓励一批致富能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552家,累计注册资金22.6亿元,受益农民15万户。位于高蓬镇南李庄村的市富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其中之一。近日,记者走进富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探寻合作社为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本报记者贾旭鸿
9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高蓬镇南李庄村的市富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时值秋收农忙时节,道路两旁的玉米田里,一辆辆玉米联合收割机张开“大嘴”,把成片的玉米秸秆吞下“肚”,随着机器轰鸣,白色的玉米皮像荷瓣一样轻盈地飞出,金灿灿的玉米棒争先恐后地跳进机仓,而粉碎的玉米秸秆被一路洒下,铺开一条绿色的绒毯,好一幅机械化作业的丰收场景!
在路边,几位农民正“悠闲”地坐在电动车上有说有笑,完全没有秋收大忙的景象。经过询问,这几位农民正是附近地块的农户,他们正惬意地坐等丰收。
“我家每年都种6亩多地玉米,去年收割一亩就160块,收秋花了一千多块钱!今年入了合作社,收割、去皮、送回家,每亩地才花114块,再加上播种、耕地的费用,连收带种就省下了三四百块,合作社真不赖!”村民李如卿笑着说。
“谁说不是,像我们这些缺劳动力的人家,有这么个组织可真帮了大忙,浇地、打药、收割自己不用动手,只要一个电话就办了!”62岁的村民李虎
尔竖起大拇指说。
那么,“入社”到底给农民带来了多少实惠呢?富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献忠为我们列出一笔帐:富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标我市全程农机机械化服务项目后,享受机械化服务、秸秆还田、土地旋耕、小麦播种等项国家补贴,中标价格分别为收割玉米110元/亩,秸秆还田40元/亩,旋耕50元/亩,播种20元/亩;而合作社执行的价格分别是玉米收割和还田104元/亩,仅此一项就比市场价格便宜了46元。入社会员每亩地旋耕费收取30元,播种收取10元,都比市场价便宜很多。
饮水思源,这个为百姓带来实惠的合作社又是因何成立的?
“我们村周边企业多,很多年轻人都到企业上班,成为有固定工作的‘上班族’。可是每到麦收、秋收季节,大家还是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到田里侍候农活,脏苦累不说,还耽误挣钱,我们几个就商量着能不能成立一个组织,最大程度地解放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李献忠的一席话道出其中原由。
去年6月,由李献忠、李柱、李茂军等6人共同出资,注册资金200万元,成立了定州
市富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探索起农民合作社这种特殊的经营发展模式。
合作社成立了,可是要想让村民参与入股却并非易事。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军、村委会主任李英平的大力支持下,李献忠、李柱、李茂军等6人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率先承包土地124亩,并开始走街串户向村民广泛宣传加入合作社的好处和方法。他们郑重承诺:农民把土地“全托”给合作社后,将享受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服务,等粮食收获季节,农民只要轻松支取现金即可;农民还可以把土地“半托”给合作社,同样可以享受种子、农药、病虫害防治、农机等全套优惠服务。面对合作社负责人真诚的目光,广大村民积极响应,报名人数一下子达到300多户,涉及田地1600多亩,占全村土地的90%。
今年麦收,许多农民就初尝到入社的“甜头”。小麦收获季节,合作社组织6台收割机,分片成块统一进行作业,做到不落一户、不少一分地。不仅如此,他们还联系了山西一家粮食收购商,直接把运输车辆开到田间地头,按照高于市场的价格敞开收购,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卖粮。李献忠告诉记者:
“麦收前,入社村民每亩小麦的收割费原定为40元,但后来考虑到村民种地赚不到多少钱,每亩地又退还了5元钱。在收割过程中,还应未入社村民的要求,为他们提供收割、收购等服务,让大伙儿普遍得到了实惠!”
只有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国家的补贴资金才算落到实处。那么,镇村两级又是如何做好对合作社的管理和监督呢?
这时,李献忠拿出一份《定州富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全程服务价格明细表及具体实施方案》,“这个服务价格我们都上墙公布。在麦收、秋收过程中,我们每收割一块地首先要拍照;收割完成后,由农民签字、按手印;最后再把收割亩数、户主姓名等信息汇总,全部公开上墙,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这样,我们的工作不仅能‘晒太阳’,还让百姓信服,让党和政府放心!”
说起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村委会主任李英平说:“村‘两委’班子一方面对合作社大力支持,在土地、政策、用电等方面给予帮扶;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对合作社的监督工作,定期深入田间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合作社正常运营、健康发展,确保国家补贴资金落到实处。”
“现在全村90%的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其他未加入的村民劲头也十分高涨。接下来,我们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对农田实施规模化、现代化的管理,给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让农民的日子更悠闲、更幸福!”李献忠信心满满地说。
图为玉米收割现场。
记者白永民摄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