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民街第二社区,每天都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各个小区,不时停下身来,或察看基础设施建设,或与社区居民交谈,了解创城相关情况,任由汗水湿透衣衫也顾不得停下来休息片刻,他就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张跃辉。
统筹安排勇挑重担
在回民街第二社区,存在着旧市委家属院、柠檬酸厂家属院、中医院家属院等众多老旧小区,建筑时间长,基础设施陈旧,私搭乱建严重。加之没有物业管理,小区内垃圾杂物乱堆乱放问题突出,成为创城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创城不仅要把主要街巷整治好,还要从细节抓起,搞好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治理,让所有社区居民共享创城成果。”这是张跃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然而,面对问题多、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要让老旧小区换新颜,让社区环境“变脸”,确非易事。面对困难,张跃辉与社区干部们迎难而上,积极想法子、找点子,全力推进创城工作。“我们通过开会研究,把创城工作细化为五大方面内容,并把任务分解到5位社区干部身上,明确责任目标和完成时限,做到每人身上有任务。”张跃辉说。
“在创城任务分工中,张书记负责所有工作的统筹安排和突发问题处理。说是统筹安排,可哪一块儿工作少了他能行啊!”社区干部侯同茹说,“清垃圾、粉刷墙壁、硬化道路,哪个工作现场都有张书记的身影。”
带着感情拆除违建
在一些老旧小区,存在着不少违章建筑,由于许多居民不理解,使得拆建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大困难。对此,张跃辉带着感情做工作,用实际行动感化居民,使该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我在自己家搭个小棚子,谁都不妨碍,为啥就不行?”在旧市委家属院,一位不愿拆除违建的居民冲着工作人员大吵。
面对正在气头上的居民,张跃辉不急不躁,和颜悦色地说:“您看,您搭的棚子不仅不好看,还占用了公共空间,在拆除范围之内。”可是,这位居民不仅不同意拆除,反而给工作人员打起“游击战”,每次张跃辉带队上门做工作,这位居民不是闭门不见,就是“铁将军”把门。
“一看家里没人,我们就在门口等。闭门不出,我们就隔着大门给他做工作。”张跃辉说。在工作人员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这位居民最终被感动,拆除了违建。
“干工作,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但只要我们把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到位,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他们就一定会理解、支持我们。”张跃辉说。目前,3个老旧小区内的私搭乱建基本拆除。
身先士卒美化环境
拆除违建、清理小广告、粉刷墙壁、硬化道路……社区创城工作稳步推进着。每天,张跃辉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对社区的创城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有时,社区里多处同时施工,他就骑车从这儿到那儿来回跑。“有问题就要立刻解决,不能让一点儿小问题阻挡了工作进度。”张跃辉说。
创城以来,张跃辉成了社区里最忙的人。“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出门,晚上七八点才回家,有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社区干部白全成说。四五月份的天气,虽说不似酷暑般炎热,但太阳曝晒、大风天气常有,张跃辉却风雨无阻。
上月初,因为连续高强度地工作,张跃辉患了重感冒,咳嗽、流鼻涕、发烧,可他仍坚持每天到施工现场工作。“我们看他咳嗽得厉害,就劝他回家歇歇。可他就是不肯,每天还是早早来到社区,人都走完了他才走。”白全成说。
不仅如此,每次清理垃圾杂物,张跃辉都带头干。老旧小区的垃圾都有年头了,有的甚至是放了一二十年的“僵尸垃圾”。有的小区道路狭窄,垃圾车进不去,张跃辉就带头用手推车清理,一车车把垃圾推出去。干完活儿,鼻孔、耳朵里全是土,灰头土脸的像个“土人”,可张跃辉却笑着说:“小区干净了,环境整洁了,再脏再累也值!”
不断努力奋勇前行
在张跃辉的带领下,社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脏又臭的垃圾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垃圾箱;私搭乱建拆除了,小区宽敞明亮了;墙壁粉刷一新,居民眼前亮堂堂……
“创城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就说那仓房上的电线,一根线通到底,既安全又方便了。”柠檬酸厂家属院居民张淑兰指着家属楼前的仓房说。原来,这个仓房外的电线像蜘蛛网一样,杂乱无章,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走访排查中,张跃辉发现问题后,立即联系供电部门,对此处线路进行了整理,重新安装。
该家属院里还安了三盏路灯,方便居民夜间出行。改变的不仅是小区外部的环境,居民楼内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来楼道内乱堆乱放的杂物不见了,随意张贴的小广告也消失了。
不单单是柠檬酸厂家属院,旧市委家属院、中医院家属院等地的环境也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环境好了,居民心气顺了。“看着干净整洁的环境,心里甭提多畅快了,真没想到变化这么大!”旧市委家属院居民边淑英说,“环境好了,心情也特别舒畅。”
截至目前,社区共清理垃圾360余方,粉刷墙壁1.8万多平方米,硬化道路1500平方米,拆除私搭乱建45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硬化道路,并对社区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让我们的社区越变越漂亮,让居民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张跃辉说。
记者程文昭、赵海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