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牛勇)市教育局以“四德”工程建设为抓手,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家乡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推动全市德育工作上台阶。
按照教育部《完善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启动“国学进课堂”工作,确定了3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为首批“国学进校园”示范校。试点校以省编教材《中华十德与国学》为课本,将国学课程纳入课堂教学,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一课、一考、一铃声、一实践、一评选”活动方案。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开设国学课。
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示范校”创建活动,开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70名教师参加培训。成立市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教师队伍中招募120余名志愿者,通过开通成长热线、创建家长QQ群、举办家长沙龙等形式,为家长及青少年开展公益服务,该中心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组织”。
开展“家乡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举办“我与定州古城”为主题的征文、绘画、书法、摄影比赛及研学旅行等实践,提升中小学生对定州历史文化的认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启动家乡文化小学阶段校本教材编写工作,更好地宣传我市优秀家乡文化,并纳入期中和期末考试。
选拔热爱家庭教育、有心理咨询师证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证、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优秀教师,组成讲师团,定期到各中心校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并到各中小学校巡回演讲。做好家长学校优质课评选,去年组织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推选家长学校优质课300余次,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聘请省专家,对全市1600余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邀请市关工委、团委、妇联等单位人员,深入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月”活动,举办各类家庭教育专题讲座61场,60000余名家长从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