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档案局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闫韶红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市档案局的每名工作人员,即是这兰台春色中的芳香一角。
走进市档案局,浓浓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机关庭院一尘不染,办公环境雅致、朴素、和谐,工作井然有序。这一切,无不诠释着该局敬业务实、精益求精的严谨作风。不管外面车水马龙,这里的干部职工始终都是满负荷工作,今日事今日毕,已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倾力服务经济建设
近年来,因为各种需要,个人、企业、村(居)集体甚至政府部门查询档案的越来越多。作为历史的见证,档案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定州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长期租赁某村村民土地,但在数年后的一天,有位村民突然找到企业,对租赁事项提出异议。这家企业在档案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合同原件。当事双方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心平气和地解决了纠纷。
去年以来,市档案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全市工作重点,及时调整档案资源收集、服务的重点和领域,将工作精力更多地延伸到经济建设一线。对园区建设、重大事项和重要事件实施提前介入,确保各项文件资料及时归档整理,保障重大项目和重要事件档案的齐全、完整。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档案业务指导,开展企业档案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按照制度健全、责任明确、专人管理、专室存放、门类齐全、整理规范的要求,指导企业加强档案管理。先后深入定州经济开发区、定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对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移交及验收提出规范意见与要求,帮助企业完善档案资料,实现了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服务就跟踪到哪里。
截至目前,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资料共计7万多卷(册),完成微机录入目录8.2万条,扫描原文件81万页。优化环境服务民生
农民老张已经年满60周岁,按政策应该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可是,他的户口本却显示他还不到50岁,因而不能办理。为了证实自己的真实年龄,老张只好找到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分析了老张的情况,决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口普查资料中查起。经过仔细查找,终于找到了老张的记录。依据当时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老张确实已经年满60周岁。拿着档案局出具的证明,老张高兴地走了。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涉及房产档案的查寻越来越多了。有位居民对新修道路涉及拆迁的房产提出了权属要求。由于该处房产年代久远,单凭记忆已经无法说清事实。道路建设单位求助于市档案局。该局工作人员仔细查找,终于找到了这处房产的原始凭证。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权属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目前,发挥档案作用,合理利用档案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识。市档案局加强资源整合和窗口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对档案利用者一律实行免费服务,赢得了群众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通过将多种新型档案和民生档案逐步纳入接收范围,强化民间档案资源的征集等,不断丰富馆藏,优化结构。同时,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并将其中使用频率高的核心全宗档案录入微机,实行机检,大大方便了相关信息的检索利用。开展延长查阅时间、实行电话预约等人性化服务,积极服务查档群众,为老百姓解决难题、落实政策、寻求查证等提供了信息平台。提倡文明、热情接待,千方百计利用现有馆藏为群众查阅档案提供方便,力求让每一位利用者满意而归。近年来,市档案馆年均接待查档1500余人次,利用档案3000余卷次,出证800余份。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市档案局干部职工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科学态度,肩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了档案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们用心血和汗水,使兰台之花竞相开放,春色满园。
责任编辑: